提倡对冬前或生育早期小麦病虫害的“盲治”
搞小麦育种,我们有时总是将一些看似目标不明确的组合说成是组合的“盲配”、将一些看似没有目标的选择说成是“盲选”。而通过近些年生产上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和我们的一些还不成熟经验看,对冬前或早期小麦病虫害进行的“盲治”也没什么不可以,或许效果还好着呢!
什么叫“盲治”?就是甭管小麦有没有或有什么病害、虫害,就将包括杀菌剂、杀虫剂等在内的药剂就给小麦喷上,且施药时期较早,有“盲目”的成分。
首先我们说一说对冬前或早期小麦病虫害进行“盲治”的出处。
第一,是适宜的气候让小麦病虫害发生早、基数大。由于小麦生存环境整体气候的变暖和空气湿度的增加,使得冬天本该冻死或休眠以及危害不那么严重的小麦病原物和害虫处在活跃期,造成了小麦田间病原物和害虫的基数加代,危害也就在所难免,甚至让一些病害和虫害有秋冬和早春爆发的可能。就如同今冬,黄淮以南麦区的部分地区小麦黄花叶和小麦条锈病都有爆发趋势一样。
(下图:是几天前微信朋友拍摄的河南中南部正在发生和发展的小麦条锈病)
第二是近些年小麦生产和收获等形式有利于小麦病原物、病虫害种类和基数的增加。① 近些年,在小麦生产上,较大播种量和较窄行距的盛行后,导致了在小麦幼苗期群体内就拥挤不堪,适合于小麦病虫害繁殖与生存的“小环境”就被很容易的制造了出来。② 小麦收割机跨区作业过程中,加速了小麦病虫害的异地转移或搬迁,一些在某一小麦生产地区从来没有发生过的病虫害,也“突然间”就有了,或多了起来。
第三是小麦品种类型的变化有利于小麦病虫害越冬。高产、矮秆和较紧凑的株型都有利于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同时也不利于小麦病虫害的防治,特别是病虫害发生后的防治。由于小麦茎秆的矮化,让原本五六片叶的空间距离压缩了很多,植株间、叶片间,“搭窝”现象明显,通风透光不良,这些都是小麦病虫害们喜欢和对病虫害防治的不利的环境。
为什么说“盲治”和为什么要“盲治”?
第一,就如同我们上边已经说到的,由于近些年小麦病虫害种类有增加,一些没有在本地发生过的小麦病虫害也有了、或是多了,这样就造成了“一对一”防治的被动或不可能,所以选择广谱药剂和及早防治就显得重要。
第二,从品种的抗病性表现来看,“盲治”有必要。任何一个小麦品种都很难做到是病就抗、是虫就避,这样就造成了生产中种植的小麦品种在不加防治情形下,所抗的病虫害没有发生或造成危害,而不抗的多种或任何一种病虫害都可能对其造成危害,导致减产。
第三,小麦的不少病害的发生或危害途径是较复杂的,种植者很难将其弄清楚,就像是小麦田间的各种黄叶表现一样,即使是较专业人员也很难一下子将原因说清,这样一旦危害发生,势必就造成了治理上的困难,甚至是非常简单的病害出现“想象”的复杂化,让治理造变得“绕腾”。如若我们已经“盲治”了一家伙,很多病虫害就不会发生或不严重的发生,在此基础上,即使是再有一些病虫害发生,也会让“诊断”容易和准确。
第四,经验的借鉴。我们小麦育种地原来有冬季莫名其妙的死苗,春季由小麦黄矮病、丛矮病等引起的黄叶严重并难看的现象,自我们采用冬前防治小麦蚜虫(育种地不能用抗菌类药物)这种简单的方式后,原来不防治时发生的那一系列的表现明显减轻或根本没有了,特别是还推迟了来年小麦蚜虫的发生时间和危害程度,减轻了治理难度……那么,小麦生产田干嘛不敢这样做一下呢?
存在问题讨论——
“没病没灾”进行“盲治”,是不是会增加生产投入和增加农药污染、残留?
有这样的考虑很正常。但我们从小麦生产实际和小麦品种表现等客观去看,小麦一生不做病虫害防治,最终能够获得较好收成已经有没有了可能,或可能性已经降到很低。而我们的早期“盲治”呢,由于病虫害的基数和小麦总体密度都较低,所以治理容易,用药相对也少,效果也较爆发后治理好……这样,我认为,不仅没有增加投入,没有增加农药的污染或残留,反而还大大降低了这些。特别是当较早期用药后,药剂的分解时间较后期用药的分解时间要长,使得残留少的推断会更加靠谱儿,至少在小麦生产的现阶段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