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囊括 21 个奖 中国科技重大专项是怎样炼成的?

运 20 列装、5G 关键技术通过验证、大型数控复合机床成功研制……2006 年,国家选择 16 个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作为科技重大专项。经过 10 年积蓄发力,硕果涌现。在刚刚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一举囊括 21 个奖项,包揽了所有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成为当之无愧的“大赢家”。

重大专项喜获“丰收”,面向 2030 年的中国科技,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号角已经吹响。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 2017 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表示,“科技创新 2030—重大项目”日前已遴选确定,正加快编制计划安排。

“十年磨一剑”:重大专项这样炼就

“4G”领跑,“北斗”领航。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今年开出“双子星”,而获得这份殊荣的,都来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 (4G),获得 2016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4G 移动通信技术是全球技术和产业竞争的制高点,2008 年正式启动以来,我国“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实现了从“2G 跟随”“3G 突破”到“4G 同步”的跨越,已成为全球两大主流 4G 标准之一。

10 年磨一剑,数万科技人员团结一心,突破重大核心技术,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 4G 网络,实现了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历史转折。

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黄宇红告诉记者,这一项目的前三名完成人中有两名是女性。坚定果敢、统领全局的曹淑敏,以柔克刚、追求卓越的王晓云,她们各擅胜场、团结协作,有力撑起了我国 4G 通信技术的“半边天”。

从 4G 移动通信,到北斗导航应用;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到在科学“高峰”占有一席之地。10 年来,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突破的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成长为千亿元级产业,重塑了世界产业格局。

“一鸣则惊人”:重大专项成科技奖励“大赢家”

无论是移动通信还是集成电路,无论是新药创制还是油气开发……从 2006 年到 2016 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走过的 10 年极不平凡。在日前举行的 2016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获得共获 21 个奖项,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2 项、二等奖 9 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 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9 项。

重大专项的每一次喜人突破,不仅引领着我国科技发展的前进,更实实在在为我国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做出贡献。“十二五”时期,民口重大专项中央财政投入 769 亿元,带动企业地方投入 1080 亿元,直接带动新增产值 1.42 万亿元,实缴税金总额 1300 亿元,获专利授权 1.1 万项,技术标准 8478 项,凝聚了 24 余万科研大军。

重大专项是我国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主任陈传宏表示,重大专项计划实施 10 年来,取得了显著的科技、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提供了积极支撑,在关键核心领域抢占了制高点、开辟了新的产业发展方向、有力推动了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聚焦环境综治、关注健康工程:“科技创新 2030”羽翼渐丰

此次重大项目的规划,既是对过去 10 年重大专项的传承,也是对发展中遭遇的新问题、新挑战的应对。科技部创新发展司司长许倞表示,此次规划中不仅有量子通信、脑科学研究、深海空间站、天地一体化等一系列代表未来科技前沿的重大规划,更有京津冀一体化环境综合治理、健康保障工程等关注可持续发展和民生问题的重大项目。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万钢指出,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相比,我们还有较大差距:处于领跑水平的关键核心技术相对较少,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亟待加强。加快实施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的重大项目,有利于我国加快赶超引领世界科技新方向,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实现从跟跑并行到领跑的战略性转变。

按照“一项一策”的原则,此次重大项目的规划将创新组织实施方式,强化企业主体地位,研究提出鼓励地方、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的政策措施和激励机制。许倞认为,重大项目的规划与落实将成为未来我国科技发展的“牛鼻子”,“不单是培养长远的科学技术,更是调结构、转方式的和‘总开关’。”

除上述重大项目,许倞介绍说,此次规划还包括工业制造、智能机器人、种业工程、重点新材料、信息安全技术等涉及国计民生、产业发展、国家安全各方面的规划和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