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学院: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助力学生就业
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政府机构的精简和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校毕业生除了学习成绩之外,创新能力作为核心特征已被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所看重。近年来,机电学院依托自身学科优势,以学风建设五大工程为指导,努力搭建广阔的创新能力培养平台,深化科技创新这一抓手助力大学生就业。
以营造良好创新氛围为途径为大学生就业奠定基础
良好的创新氛围是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养成的重要外部条件和保障,是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前提,是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基础。机电学院依托自身优势,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为载体,在全院上下形成一种“比学赶帮超”良好创新氛围。自2011年起,学院学生共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328项,其中国家级64项、校级重点141项、校级一般110项、院级13项,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逐年稳步提升。从就业情况来看,参加科技创新的学生在升学率和就业质量上明显高于普通学生。尤其是16届农机化研究型毕业生升学率高达77%,位居全校第一名,其余学生也均顺利签约包括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家重大型企业就业,就业层次较高。
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为大学生就业增添砝码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活动,机电学院成绩骄人。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2项;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在2016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荣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在中国机器人大赛中荣获三等奖5项、优秀奖1项。2016届毕业生中2名学生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19名学生发表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科技活动既提高了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科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科技活动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兴趣,促进知识体系的多方位融合拓展,有利于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综合素质,使其在未来的就业竞争当中拔得头筹,为大学生就业增添砝码。
以有效地运行机制为保障为大学生就业保驾护航
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不是一个独立的教育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教育过程。因此,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养体系,是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促进学生就业的重要保障。机电学院积极探索,充分发挥团工委学生会等相关部门的职能,合理配置资源,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保障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健康发展。学院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进行科技知识讲座,开拓学生视野,引导大学生广泛地参与到科技活动中来。学院党政领导也高度重视,为科技活动提供充足、可靠、稳定的经费支持,以保障大学生科技活动的顺利开展。此外,专业指导教师对大学生在科技活动中进行答疑解惑并进行科研方法的指导,有意识地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为学生就业保驾护航。
王学锋 终审:薛建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