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力推行农林废弃物能源化利用 变废为宝守护“中国蓝”
农林废弃物随意焚烧是导致空气污染的痛点之一。近年来,广西因地制宜,大力推行农林废弃物能源化利用,将其变废为宝,守护“中国蓝”。
日前,记者随出席中国农林废弃物能源化利用高峰论坛的专家学者及业界代表,到广西扶绥、贵港等地,参访当地农林废弃物能源化利用项目。
广西崇左市扶绥县是中国甘蔗之乡,常年种植甘蔗面积达125万亩以上,入厂原料蔗600万吨/年以上,但与此伴生的是农林废弃物产出量也十分可观。仅甘蔗叶、蔗渣和桉树皮两种主要作物的农林废弃物每年产出量就高达800万吨。
10日上午,记者在广西扶绥理昂农林废弃物发电项目园区内看到,工人们正熟练地为一辆辆满载废弃甘蔗叶的货车卸货。燃料区内,已经加工完成的广西特有的农林废弃物甘蔗叶、蔗渣和桉树树皮以及废弃家具边角料,按照分类被整齐地码放在一旁,等待通过双传送带运送进入锅炉燃烧发电。80米高的废气排放烟囱几乎看不到排放物。
“从我们的烟囱里排放出来的尾气,多为水蒸气,实际污染物排放标准低于国家标准,粉尘污染物排放量远远低于农民直接焚烧造成的污染量。”理昂生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国茂告诉记者。
王国茂介绍,在这里,锅炉充分燃烧后产生的废气废料,首先由第一道脱硝工序去除氮氧化物,再经三次除尘过滤后才排出。不能燃烧的废渣排出后可作为水泥原料卖出,而富含氮磷钾的草木灰则被收集起来卖给化肥厂,实现农林废弃物能源利用最大化。
据了解,扶绥理昂项目采用的是每小时90吨废料耗能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每年可处理甘蔗叶、蔗渣、桉树树皮、稻草等农林废弃物30多万吨,通过燃料采购每年为当地农民增收9000多万元,可节约标煤6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18万吨/年。
位于广西东南部的贵港是桉树集中种植带,周边桉树加工基地有5000多家。以前,当地的桉树刨板制木片后,树皮未经任何有效的处置,随意堆积丢弃,任其就地腐败,对当地土壤、水源、农林作物再生产都带来了严重损害。
为此,贵港理昂生物质发电公司针对当地多雨和鲜树皮水分含量高的情况,采用了30MW高温高压锅炉,利用流态化直接燃烧装置,可直接燃用水分50-60%的废弃桉树皮。至此,桉树皮无需预干燥处理,就可直接进行能源化利用。
贵港理昂生物质发电公司负责人介绍,自2015年7月该项目投产以来,已处理桉树皮42万吨,相当于节约标煤5.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1万吨,氮氧化物5257吨,二氧化硫3638吨,年度给当地农民创富7000万元,增加就业岗位1500个。
据悉,目前贵港理昂生物质发电公司通过给覃塘林产品工业园内企业集中进行高质量稳定性供热,使得企业不再因天气、季节、昼夜等因素停产,产出规模成倍增长。以此同时,林产品加工企业又为电厂提供了更为充足的原料补给,探索出了一条林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孙晓华表示,中国每年产生的农林废弃物高达9亿多吨,如果任其随意丢弃焚烧,那将不可避免地加剧空气、水源和土壤污染。“我们对农林废弃物不能简单地禁烧,而应该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解决其如何环保焚烧的问题。任何垃圾都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给垃圾找到正确的出口,那么它带给人类的就将不再是污染,而是能源。”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