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首个早播早熟型小麦新品种通过审定
近日,由四川农业大学生态农业研究所谭飞泉副研究员主持选育的早播早熟型小麦新品种“川农30”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功获得审定证书。该品种是生态农业研究所自成立以来通过审定的第一个小麦新品种,也是我省首个早播早熟型小麦品种。“川农30”的育成和推广为四川小麦育种和栽培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践,对当前我省小麦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川农30”的安全播期可提前至10月中旬,比传统小麦品种的播期提前了20天左右;其株高82厘米左右,抗倒力强;抗病性好,高抗四川省小麦的主要病害——条锈病。在10月中旬播种的情况下,产量达到四川小麦的历史最高水平;2016—2017年度,已在邛崃、崇州、绵阳、射洪等地示范约3000亩。
2004年,我校任正隆教授和谭飞泉副研究员提出了早播早熟型小麦品种的选育方向,由此开始长达10余年的技术攻关。四川盆地小麦最主要种植模式为稻麦两熟制,在此模式下,水稻在8月底到9月初收获,传统小麦品种的安全播期在10月底到11月初。因此,水稻收获到小麦播种期间,土地有近2个月的空闲,造成光热水资源的严重损失。如果能选育出适宜早播(10月中旬播种)的小麦新品种,将小麦播期提前至10月中旬,这样就能大大增加小麦的全生育期,以充分利用10月中下旬这段时期的光热水资源,从而提高小麦产量,并最终达到突破传统小麦品种产量水平的目的。由于此类型小麦品种比传统小麦品种的播种期提前了20天左右,成熟期又能满足稻麦两熟制对小麦早熟的要求,所以被称为早播早熟型。经过谭飞泉副研究员等科研人员10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育成我省首个早播早熟型小麦新品种“川农30”。
据悉,生态农业研究所小麦育种团队将集中力量,重点攻关早播早熟型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未来将有更多更好的该类型小麦新品种通过审定并投入使用。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微信更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