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稳步推进粮食市场化改革

我国将稳步推进粮食市场化改革

1月7日,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在会议上强调,扎实稳妥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把握好三个方面。

首先,要坚持粮食市场化改革方向不动摇。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多采用市场化手段,深入研究粮价形成机制、粮食流通和收储体制机制改革,更好引导农民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提高供给质量,扩大有效供给,形成更有效率、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其次,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保障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总书记一再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绝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粮食生产了,改革的目的是要在更高水平实现更高质量的粮食安全保障。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一定要保持粮食生产总体稳定”。

第三,确保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改革要把握好力度和节奏,既要推进粮食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实现市场定价,反映供求关系,又要防止粮食价格大幅波动,特别是避免粮价过快下跌,同时进一步完善补贴机制,确保种粮农民有收益、不吃亏。

据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徐鸣介绍,2016年以来,我国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粮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顶层设计已经形成。作为突破口的玉米收储制度改革进展比较顺利,有关部门强化价格监测,落实补贴政策,指导央企入市,落实玉米收储“市场化定价、政府补贴”机制,开局良好。

徐鸣表示,党中央、国务院下一步还要研究完善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东北三省一区要继续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进一步激活购销主体,保障收购资金,做好防范风险的准备,防止出现大面积“卖粮难”和农民收入大幅度下降。实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地区,要深入研究如何完善政策,更好地发挥市场的引导调节作用。

他表示,国家粮食局将配合做好扩大燃料乙醇产量和使用区域工作,并且要深入研究探索消化玉米库存的新门路。结合发展产业经济,加大力度支持玉米加工转化。要加快政策性粮食竞价交易,鼓励多元主体收粮,鼓励企业和农民多存粮,努力减少政策性库存增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