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韬:转基因是一项本质安全的技术

提要:转基因作物是环境友好、种植友好的,具有绿色农业特征;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是设计决定的,或者说,转基因是一项本质安全的技术。

1月4日,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登高在《黑龙江日报》针对之前当地人大通过的“转基因禁令”发表观点,称:“针对我省寒地黑土和植物多样性特点,用法律手段保护黑龙江生态发展空间,促进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谨慎推广应该是明智的选择。”

刘登高的外行话反映了黑龙江这次立法禁止种植转基因的出发点:他们试图建立“纯粹的”绿色农业,而这里对绿色的理解是非科学的——他们是以便于商业炒作为考虑的。转基因是一种育种技术,不是种植技术和食品加工技术,转基因跟绿色农业并无矛盾,毫无违和感。而且第一代以优良农艺性状为主要目标的转基因作物是环境友好、种植友好的,更具有绿色农业特征。

与此同时,刘登高及黑龙江省人大委员会的部分官员还一再强调“当前还不能准确回答转基因安全不安全”,这又是一句外行话,看来他们对转基因安全性的认知还停留在道听途说的阶段。

之前我们已经多次强调转基因安全性评估能够直接解决转基因产物的安全性。在此我必须要指出转基因更加根本的另一重特性,那就是转基因技术本身的安全性。简单地说,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是设计决定的;或者可以说,转基因是一项本质安全的技术。

转基因技术具有环节众多、多次筛选、过程可控、结果可预期、操作过程相对封闭、对非预期产物消除简单易行的特点。完整的转基因技术涉及一系列环节,是包含大量负反馈的系统,每个节点都是人工干预的,转基因技术过程和产物都是可以在完全封闭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的。转基因安全性的保证,并非事后检测确定,而是在设计、实施过程中就能保证其安全性。

生物技术的核心是基因转移到新的受体中并获得增殖,是常温常压,缓慢可见的过程,人类有时间进行反应和干预,即使出现操作失误、某环节发生故障或环境不利变化,都有足够的机会和时间发现错误,并进行人工干预和纠正。同时,生物体生长是一个具有严格条件的自主过程,不当的基因表达,首先会导致个体生长受限,因此生物体自身就有察觉、表现和纠错的机制和过程。对此,科学家很容易观察和筛选。

科学家每天进行着大量的基因转移,转基因作物只是其中极少的应用。转基因技术本身的安全性被各种科学实验反复验证和印证。

黑龙江这个做法除了在立法层面存在问题,在政策层面和实施上也会存在一系列问题。

黑龙江有关方面方面此举是将本区域农业发展置于风险之下。黑龙江的做法含有社会风险和政策风险。社会风险是消费者科普后的觉醒,政策风险是会跟国务院主导的首个绿色食品的官方定义相冲突。

随着转基因作物的科学普及,会有更多消费者了解转基因及其安全性保障方面的知识,由此,建立在“转基因安全性不确定”的错误认识上的商业模式就一定会走向没落。这就是黑龙江目前所谓的“绿色农业模式”的社会风险。

不过,对于一些人担心其他地方政府是否可能会出现效仿的恶果,我个人认为不必过分担心,黑龙江省的做法不具有示范或引导作用。就我的观察和了解,其他的省份,尤其是经济发达省份,相关管理部门和官员的科学素质及法治素质相当高,不太可能做出这种低级的、令人遗憾的事情。

全球转基因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8亿公顷,其中美国种植面积的一半是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评估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不容否定。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有意把安全性不确定的食品推向消费者的餐桌。这是常识。既然是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法典委员会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监督和给出安全评估框架,各国政府主导的转基因安全评估建立起来了,公众就应当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