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航天育种的神秘面纱:南瓜磨盘大豆角几尺长

航天育种是指利用返回式航天器和高空气球等所能达到的空间环境对植物的诱变作用以产生有益变异,在地面选育新种质、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农作物育种新技术。
目前,航天辣椒在甘肃及周边省区已推广11万亩,发展6万多户农民参与种植,总产值达到4.5亿元,帮助农民增收8500万元。
航天育种技术与转基因无关。吃航天育种蔬菜不仅安全,营养也更加健康。我省在“十三五”期间,计划育成航天玉米、小麦、苜蓿新品种5个,蔬菜新品种8—10个,并进入产业化,积极推进育繁推一体化,搭建好航天育种科研创新平台,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积极贡献。
一批批航天种子落地甘肃
我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轨飞行33天后于去年11月18日顺利返回,一同回来的还有搭载的天水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送的玉米、辣椒、茄子、番茄、中药材等农作物种子9类92份,将在天水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落地结果。
天水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由此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记者走进辣椒基地,首先看到的是一排排嫩绿的青椒,再往里走便出现了大红色、奶油色、墨绿色的辣椒以及朝天椒、鸡心椒等奇形怪状、五颜六色的各类辣椒。同样在西红柿基地里,有像一串串珠子一样密的西红柿,还有巨型南瓜,其中最重的达到323斤。茄子像南瓜,南瓜磨盘大,豆角几尺长,青椒大如梨,这就是航天蔬菜。日常食用的蔬菜,在这里生长出来都比平常大许多,产量也增加了不少。
“航天育种是指利用返回式航天器和高空气球等所能达到的空间环境对植物的诱变作用以产生有益变异,在地面选育新种质、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农作物育种新技术。”甘肃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总经理高彦辉介绍说,“我们将其培育种植,从中选择一些变异之后品质更好、产量更高的进行推广种植”。
天水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下属企业,从2001年起专业从事航天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制种、推广及产业化开发。现拥有通过航天搭载的航天蔬菜、粮油、花卉、牧草等9大类农作物1170个品系,通过选择优良变异株系,创新、丰富种质资源,已育成34000份优异种质材料,育成的43个航天农作物新品种通过了(审)认定,育成品种已示范推广到全国30个省区,累计推广310万亩,实现农业产值118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24亿元,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这些航天农作物新品种还通过直接和间接的办法,推广到了泰国、缅甸、尼泊尔、格鲁尼亚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家。
航天辣椒带动蔬菜产业发展
武山县是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县、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县、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中国韭菜之乡”和全省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也是陇上最佳蔬菜生产优势区域。
高楼乡八院村位于漳河沿岸,海拔1700米,丁高公路从中穿过,土地面积1000亩,该区域地势平坦、光照时间长、土质肥沃、水质污染少、交通便利,是发展航天辣椒的最佳地域。八院设施蔬菜园区就位于该区域内,主要以栽植杭椒新品种五号为主。高楼航天椒因其品相好、成熟早、质地细嫩、风味佳、口感爽、含有极高的维生素C, 特别是该品种耐贮存,易于长途运输等特点,备受周边市场商家的青睐。
航天辣椒具有早熟,长势强健,品质优良,商品性好等优点。近年来,武山县大力推广种植航天蔬菜,在洛门镇、高楼乡等乡镇,航天辣椒种植面积占全县辣椒种植面积的 60%-70%,已成为当地主要种植的品种。
目前,航天辣椒在甘肃及周边省区就推广了11万亩,发展6万多户农民参与航天辣椒种植,总产值达到4.5亿元,帮助农民增收8500万元。2013年,天水市确立了“48113”现代农业推进计划,提出要在全市范围内建设8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其中涉及到蔬菜产业的分别是“武山蔬菜产业科技示范园”和“甘谷设施蔬菜产业示范区”。目的是通过示范区建设,带动蔬菜产业升级发展。
从2014年开始,天水市实施设施蔬菜大棚改造提质增效工程,年财政投入4000万元,引导社会资金向蔬菜产业聚集,连片改造渭河川道区普通塑料大棚10万亩,创建蔬菜标准园20个,建立集约化育苗基地20个,年产优质蔬菜秧苗3亿株,全力打造渭河川区高水平设施蔬菜示范长廊。
甘肃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育成的38个航天农作物新品种在天水等地落根生花,大大提高了天水市蔬菜产业的发展水平。天水计划到2017年种植面积达到135万亩,目标是到2020年蔬菜实现产值一百亿。
航天育种蔬菜安全营养健康
多年来,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一直是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航天育种和转基因食品有什么区别?吃航天育种蔬菜会不会影响身体健康?有人说,航天育种就是把普通种子送往太空,使其在太空中的独特环境下进行变异的育种。其实,航天育种这个称呼并不“简单”,它有着严格的定义。
“航天育种并不是简单‘搭载’出来的,而是在搭载诱变后,一代一代筛选培育,还要通过相关管理部门的审定。”业内人士指出,“即使顺利的话,这一过程也至少要4年的时间。”
首先要进行种子筛选,这是太空育种的第一步,带上太空的种子必须遗传性稳定、综合性状好;然后用返回式航天器将种子带上太空进行诱变,返回地面后,再进行选育、培植出植物的新种质、新材料、新品种;最后进行地下攻坚,先将它们统统播种下去,然后将选出的种子再播种、筛选,让它们自交繁殖,如此繁育至少四代后,才有可能获得遗传性状稳定的优良突变系。
这样,每次经历太空遨游过的种子,都要经过连续四季以上的筛选鉴定,其中的优系再经过考验和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才能称其为真正的“航天种子”。
“航天育种技术与转基因无关”。中国南方航天育种技术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罗绍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航天育种利用太空特殊的条件环境基因突变,转基因是基因重组。吃航天育种蔬菜绝对安全,并且更加营养健康,消费者完全可放心食用。
我省在16年的航天育种研究和新品种选育中,通过对航天搭载、太空诱变、日光温室加代选育、杂种优势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病圃选择等技术进行研究并集成创新,建立了航天育种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形成了航天育种的核心技术,提高了育种效率,已育成航天农作物新品种43个,其中突破辣椒雄性不育三系配套,育成航椒红丰通过了新品种认定。目前正在开展航天玉米、七叶型紫花苜蓿研发等课题。并承担完成了省部级项目等13项,协作完成了国家863计划和科技支撑计划“航天蔬菜育种”子课题。
今年天水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充分利用我国发射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卫星、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多用途缩比返回舱、神舟十一号等航天器,共搭载农作物种子203份并全部成功返回。这些农作物种子的应用,将进一步丰富作物种质资源,为今后培育航天农作物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我省在“十三五”期间,计划育成航天玉米新品种2个,小麦新品种2个,七叶型紫花苜蓿1个,蔬菜新品种8—10个,并进入产业化,积极推进育繁推一体化,搭建好航天育种科研创新平台,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积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