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生物育种就等于痛失良机

不管是理解还是不理解,生物育种技术的发展已不可阻挡。因为粮食不可能年年增产,一旦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将直接危及国家安全,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气候变化无常、环境压力增大、耕地面积日益萎缩……使得全球粮食产量徘徊不前,甚至有减产迹象。

不过,随着以转基因为代表的生物育种技术兴起,这一形势有所改观,甚至乐观人士估计,农业生产大幅度增长的“热情”将再次被燃起。

但与此同时,新的生物育种技术却“招致”社会各方争辩。

鉴于此,前不久,业内专家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生物育种产业战略与发展论坛上,再次围绕着生物育种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其实,自从人类耕种作物以来,就没有停止过对农作物的改进。只是近50~60年中,科研人员对农作物的改变更为‘大胆’了。”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Martina教授坦言,转基因技术的确掀起了一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全球种植转基因作物的面积已达1.72亿公顷,整个产业的价值超过150亿美元,排列前三位的种植作物分别为:玉米、大豆、棉花,并且转基因作物在发展中国家的种植面积远远超过了发达国家。

监管不要阻碍技术进步

所谓的生物育种是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融合了分子标记、细胞工程、杂交选育等先进技术的手段。它既是生物农业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又是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的重要领域。

“千万不能把生物育种狭隘地理解为只是转基因,它还包括传统育种的先进技术。”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P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转基因是对传统技术的发展和补充,实质就是通过基因转移和基因交流,改变作物的抗虫、抗病等遗传特性,而并不是改变作物的遗传规律。”

但在现实中,这一新兴生物育种技术却连遭“炮轰”,安全性饱受质疑。

这在Martina看来不足为奇,因为任何新事物的出现,公众都需要一个认知的过程。“在美国,现在也依然有不少人拒绝转基因食品。”

“与传统育种技术一样,转基因育种技术都是经过了严格的监管。”Martina说。以中国为例,转基因作物培育出来之后,要依次经过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等三个阶段的监测、评估。

她给《中国科学报》记者举了这样一则例子:前几年,她和团队分别通过杂交和转基因两种方法,对一个番茄新品种进行培育。结果采用杂交方法,杂交了12代,才把番茄里面有毒的基因给去除掉。而采用转基因的技术,只须把番茄中毒基因给关闭,就产出了好的番茄。

“但通过杂交方法育种,审核监管材料只需要两张纸就可以,而通过转基因进行的育种,我们必须准备两大摞资料。”Martina指着照片中堆积起来的约30厘米高的打印纸说。

Martina觉得,再严格的监管都不为过,但一定要基于科学。“如果因为监管而导致科学无法进步,那对于世界来讲都是很大的损失。”

体系建立是最大成绩

细数我国近20年在生物育种技术上取得的成绩,黄大?P认为,并不仅仅是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更在于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生物育种创新和产业体系,包括基因发掘、遗传转化、良种培育、产业开发、应用推广以及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和管理。

“如果没有这个体系,我们不可能有现在的发展。”黄大?P回忆起当年国内棉花产业萎缩不前,受制于国外的形势感叹道:当年若不发展抗虫棉,也许就看不到现在市场上那么多琳琅满目、价格便宜的纺织品。

而且,抗虫棉取得的重大突破,还超出了棉花产业本身,它带动了整个国家生物育种技术的发展。

“我们已经逐渐摸索出了一条产学研怎么结合的道路雏形。”黄大?P说,当前,国内的生物育种技术不仅仅局限在植物,还包括动物、微生物。

比如,科研人员开始尝试利用乳腺反应器和转基因技术,来提升牛奶中的乳铁蛋白和乳清蛋白的含量;还有科研人员探索利用转基因水稻,来生产人的血清白蛋白。

就在不久前,转基因大马哈鱼的审批工作在美国已经进入最后阶段,它有望成为美国通过的首个转基因动物食品。

“这些成果都在等待安全性评价的结果,时机合适就可以产业化。”黄大?P认为,当前生物育种正处于一个关键时刻,如果我们再陷入安全之争,犹豫不决,止步不前,就会痛失这个发展的机遇,受制于国外。

风险交流千万别缺席

再好的技术,也并非完美无缺。

“生物育种技术虽然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但不意味着它就可以替代常规育种。生物育种技术各有利弊,应协同发展。”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正斌认为,转基因育种最好应用在那些常规育种不能解决的问题上,因为转基因技术一般只改变物种的单一性状,而常规育种是全基因组基因转移,改变了多个农艺性状。

此外,转基因植物对于生物多样性产生的不利影响,也是不容回避的。

那么,缘何公众对转基因争论得那么激烈呢?面对记者的提问,张正斌给出的答案是:交流不够。

“政府机构、科研人员应该以平等的心态,理性地与公众交流,让公众参与其中,不断地理解科学进步发展过程。”张正斌觉得,争论本身并非坏事,因为即便是科学家对转基因的认识也是不断深化的过程。

针对有人质疑转基因的食用安全性问题,卫计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青觉得,这原本就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因为谁也不敢说任何一个东西就是绝对的安全,科学研究也最怕得出绝对性、无穷大的结论。”李青反问道,难道你能说常规育种就没有风险吗?

时光退回30年,包括顶尖科学家在内,谁能料想到IT行业会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样,生物育种技术的发展,我们也很难预料,或许它比IT行业影响面还要大。”黄大?P感慨道。

“不管你理解还是不理解,这种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玉米遗传育种专家戴景瑞也认为,生物育种技术已经是大势所趋。

戴景瑞还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自己现在最关心的事情就是,如何加快我国在生物育种的步伐,特别是产业化进程。“粮食不可能年年增产,一旦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将直接危及国家安全,其后果将不堪设想。”(生物谷Bioon.com)

(责任lishuh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