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乙铭: 追逐生物能源的梦想


中科院化学所博士、德国弗莱堡大学洪堡学者、瑞典隆德大学访问学者、北京理工大学能源化学工程系主任……初识严乙铭,很难将这些词条跟眼前这位30多岁的年轻人联系在一起。

在严乙铭看来,新能源和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是一项符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计划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研究领域,发展相关技术不仅能解决能源问题,而且也为当下秸秆焚烧造成的空气严重污染等环境问题提供解决新思路。

为此,围绕生物燃料电池关键技术难题,严乙铭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例如,以碳纳米管为电极材料构筑了世界上第一个基于纳米材料的无膜微型葡萄糖/氧气生物燃料电池。再如,和以色列希伯莱大学的Willner教授合作,通过耦合反应,巧妙的实现辅酶在碳纳米管三维电极上的固定,进一步提高了电池的功率。前不久,严乙铭又做了一个“生物光电化学燃料电池”,利用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的协同催化,实现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双功能转化,这一成果已被知名期刊《化学通讯》接收。

近年来,严乙铭仅在生物燃料电池研究方向上发表SCI论文将近30篇,更难能可贵的是,其论文被他人引用此数已超过1000次。2010年底,严乙铭作为引进人才被北京理工大学聘为教授。同年,北理工获建教育部第一批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严乙铭牵头筹建能源化学工程系,并担任系主任。

两年多时间,严乙铭团队除了做生物燃料电池,也积极探索新的研究方向,“光分解水”就是其一。

对于未来,严乙铭希望所在的团队能够凭借国家的战略新兴产业政策的东风,建设更好条件、更高水平、更强实力的平台,吸引更多的资源和更好的人才。靠创新,靠科技,靠人才,就能推动新能源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转化工作,从而产生切实的经济效益,真正带来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生物谷Bioon.com)

(责任lishuh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