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世界》完结: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真的是威胁?
本周一,令人为之狂热的HBO神作《西部世界》迎来第一季大结局,各种陷入猜忌的疑云也渐次清朗——如你所知,这部烧脑神剧通过不同时间线的交替叙事,将“身份揭示”的古老编剧技法运用极致。不过抛去技法部分,其主题倒是并不复杂:在人类的协同下,若干年后,当机器人踏上找寻“自我意识”之旅。
这是关于人工智能的不灭主题,尤其在“人工智能是否将超越人类?”“奇点即将来临?”等标题频繁出现在街头巷尾的2016年——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一瞬,这种话题自然能够撩拨更多人的神经。
但问题来了,《西部世界》描绘的人与机器作为两个独立物种的相像,困惑与杀戮,是未来样貌么?也许吧,但至少在我个人眼中,相比“意识觉醒”这种迎合直觉的臆想,我更倾向相信另一种“与意识关系不大”的未来,在那里,意识并非发展AI的牵绊。
这种未来的讲述者来自《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今年9月,赫拉利在英国出版了这部著作的续集:《未来简史》。我不知中文版何时发售,但相信我,它极有可能在出版后席卷科技界的朋友圈——毕竟,每隔一段时间,中国互联网界就会集体对一本书产生某种“膜拜”之情,《未来简史》进入“膜拜书单”绝对是大概率事件。
在这本书中,赫拉利首先系统阐释了人类行为的权威来源从“神”转向“人文主义”(一切都要追寻内心深处的答案)的过程——后者是现世人类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政治上,我们认为权力取决于普通选民的自由选择。在市场经济中,我们认为顾客永远是对的。人文主义的艺术认为,美丽取决于观察者的眼光。人文主义的伦理提醒我们,如果觉得某件事好,我们应该去做。”
然而这种运行数百年的权威似乎正在转移,如果说“自由意识是幻觉”打响了权威易帜的第一枪,那么人文主义最重要的逻辑起点——“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也正在技术发展的狂奔之路上被瓦解。在赫拉利看来,就在本世纪,“数据主义(Dataism)”极有可能替代“自由主义”,成为人类信奉的“新宗教”。
在数据主义的大纲里,当采集到海量数据(尤其是人类生物数据),加之日趋强大的计算能力,外部力量将比“你的内心”更了解你;当所有数据彼此相连,这种力量将无远弗届,从而比任何事物更了解整个人类,那时,如民主这般“最不坏”的制度将变得非常可笑,一种隐匿于无形的“人工智能老大哥”将替代大多数人的思考。
必须承认,相比《西部世界》,这是一种更具现实色彩的未来,但对人类整体而言,相比人类在“机器人乐园”肆无忌惮的泄欲,你很难想象这种未来会将人类拽至何处。
“数据教”的崛起
事实上,早在几年前关于大数据的哲学意涵呼之欲出的时候,数据带来权威的转移就被不少学者大肆探讨。
赫拉利喜欢用结婚来举例:婚姻的选择权由中世纪的牧师递交给了人文主义时代的“内心选择”——但在未来,接棒者也许是Google,“我会问它,约翰和保罗都在追求我,他们两个我都喜欢,但两种感觉不一样。我真的很难理清楚。鉴于你知道的所有信息,建议我怎么做?而谷歌会回答:我从你出生那天就了解你了。我阅读了你所有的邮件,记录了你所有的电话,知道你最喜欢的电影,你的DNA,以及心脏的所有历史生物信息。我有你每次约会的精确数据,我可以向你展示你每次与约翰或保罗约会时的心率,血压和血糖水平的实时图表。而且我了解他们就像我了解你一样。基于这些信息和我的高级算法以及几十年来关于数百万对恋爱关系的统计数据,我建议你和约翰在一起,因为从长期来看,有87%的可能你和他在一起更满意。”
肯定会有人问:人类会“愚蠢”到将一切选择交由机器么?
其实追溯历史,对未知技术从警惕到“盲目信任”贯穿了人与机器共同进化的整个历程,人类对技术的信任很难称得上是“理性的胜利”,更多是习惯本身的胜出——要知道,未来机器并非主动“夺权”,而是当人类社会变量日趋复杂,机器又日趋聪慧之后的一种最符合逻辑的选择:你最好接受机器给你的选项,因为它通常就是最好的。进一步推演,终有一日,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的决策复杂度会令人类感到疲惫不堪,那时,机器或将独揽大权,这意味着人类与机器的命运将趋向一体。
不过坦率讲,这种观点倒也并不新鲜,既然赫拉利用“主义”作为数据的后缀,一定不会停留在这个层次。在他的论述中——我不知你能否理解这一点:在本质意义上,这个世界所有学科的底层逻辑都是数据或者说信息本身。
譬如:生物演化就是生物体与环境之间持续不断的信息交换的具体表现,抛去“意识”不谈,无论是否有量子成分,人脑看起来都挺像单纯的数据分析过程;包括市场经济(如同一个超级分布式计算机)在内的任何事物都可视作一个数据处理器。“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股市泡沫和流感病毒只是三个数据流模式,可以用相同的基本概念和工具来分析。”——你知道,能用同一套解释体系“万物归宗”,从来都是成为教条的主要前提。
更进一步讲,在数据主义看来:“宇宙是由数据流组成,实体或现象的价值由其对数据处理的贡献决定。极端形式下,数据主义世界观的支持者将整个宇宙看作是一个数据流,相信人类的宇宙使命就是创建一个包罗万象的数据处理系统,而后融入其中。”
这倒是让我想到了另一部著名“简史”——《信息简史》的核心世界观:这个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用信息的方式量化,所谓“万物皆比特”,比特是宇宙运行的最基本粒子,它们抽象,不可再分,存在于一个个“是”或“否”的判断里;整个宇宙就是一台处理数据的巨型计算机,其存在“意义”即是记录和处理信息。
真正的人工智能是一张“巨网”
好吧,将视角拉至“近未来”,你我正在塑造的数据主义意味着什么?
我个人的理解是:倘若信息才是世界的“主体”,那么人类存在的意义,不就是“侍奉数据”么?用赫拉利的话说,当全球数据处理系统——这张试图连接一切数据的“万物之网”变得全知和全能,让未连接事物与这张巨网相连就是所有意义的来源。
如前所述,维持社会运转的决策复杂度会令人类绝望,与此同时,随着数据量和计算能力的迅猛发展,这张巨网会因智慧的不对等发展到独立人类存在——在我看来,只有在这个意义上,人工智能作为“另一个物种”才最值得探讨,因为它的关注点是智慧,而不是意识。
那么接下来呢?很简单,无论你从事何种工作(未来你能拥有一份工作已经很幸运了),为这张巨网,这个“全球脑”添砖加瓦,是终极意义之所在。凭什么?那句广告语怎么说来着,“你好我也好。”
这个时候,数据主义的“教义”也显而易见:让数据野蛮生长,自由流淌,彼此交汇;当然,也要尽一切可能增加数据量。“新的格言会这样说:‘如果你经历了某件事,把它记录下来。如果你记录了某件事,把它上传。如果你上传了某件事,分享它。’”赫拉利写道——总之,在未来,为了智慧之网,不发朋友圈的人非常“不道德”。
事实上,尽管意涵并不完全等同,但在新作《必然》中,另一位预言者凯文·凯利还给这张巨网取了个名字:霍洛斯(Holos),并称之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创造物。KK写道:“千年之后,当历史学家回溯过往时,会认为第三个千禧年的开端是一个古老的绝妙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地球上的居民首次把自己与一种巨大的事物相连。未来,它的规模将会继续增加,但是如今,你我正生活在它刚刚苏醒的时刻。未来的人会羡慕我们,希望自己也能亲眼见证它的诞生。”
早在2007年,凯文·凯利就在一场名为《未来网络5000天》(当时万维网诞生不过5000天)的演讲中说:人类每天有1000亿次点击,全世界网页之间有55万亿个连接,大概在2020年,网络节点数量将超越人类大脑神经元,在未来,世界将诞生一个统一的复杂系统,即“同一机器(One Machine)”,所有事物将连为一体,它永不崩溃,成为智慧本身。
好吧,最后只剩下一个问题:这个斑斓的世界真能简化为数据么?
我个人比较信服赫拉利自己的观点:“现在还不能斩钉截铁地说,人脑意识的产生机制就是数据分析的过程。不是所有的生活都可以精简成数据。这种数据宗教也许不是真的,但是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宗教或者说意识形态,它不需要正确,也能征服世界。”
也许你还持怀疑态度,不要紧,因为从现在通向未来的路上,会有无数的事物为你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