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投种业:坚持“两条腿走路”
本报记者莫志超
重庆农投种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重庆市农投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尽管企业成立时间不长,但已经在印尼和印度等地打出了一片天地。农投种业在短时间内的快速发展,靠的就是清晰的发展思路。
“我国种企在‘走出去’过程中应该坚持‘两条腿走路’,既要利用好国内的优势种质资源,又得在国外‘扎下根’。”重庆农投种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国超向记者阐述他的看法。而农投种业的发展,也正是本着这样一种模式。
农投种业把发展的目标定位于国际市场,但又不是盲目地往外走,而是先把国内的基础打牢。依托农投集团的资本优势,农投种业于2011年和2012年先后并购、投资了金穗种业和金和种业,并建立起3座现代化种子加工仓储中心,自主研发了水稻品种38个、玉米品种21个,形成了种子自主研发体系。
为了解决企业在‘走出去’方面欠缺经验的问题,农投种业又收购了湖南科裕隆种业。“我们之所以把科裕隆纳入进来,看中的就是其对东南亚市场的熟悉程度。”李国超表示。据了解,科裕隆种业从2010年开始便在印尼寻求与华侨的合作。2015年,农投种业在此基础上,又与印尼和荣公司共同出资1000万成立了“印尼杂交水稻有限公司”。
“要想在国外市场站稳脚跟,就必须在当地建立试验育种站。”李国超说。据悉,农投种业在印尼泗水建立了占地100亩的杂交水稻育种基地,截至目前已经有2个品种通过越南方面的审定,5个品种参加越南的区试。未来,农投种业计划将基地面积扩大至100万亩,并开展稻米加工生产销售,延伸产业链。
“就目前已有的经验来看,种子企业‘走出去’,品种的适应性和需求等问题往往还不是最紧迫的问题。”在谈到向海外拓展业务的困难时,李国超表示,“当地国家的农业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动情况是我们更为关心的。”为此,农投种业将以“专业+市场”的思路,通过与当地专业团队的合作和高水平经营人才的培育,着重加强企业在国外市场的风险把控能力和商业运作能力。
下一步,农投种业还计划与印度Ajeet种业合作,开展联合育种攻关,争取在三年内选育出适合印度的10个以上的杂交水稻品种。“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科研当地化、生产当地化和推广当地化。”李国超说。
责任莫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