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植物数字化项目—东南亚植物多样性信息研讨会在植物所举办

11月28至30日,亚洲植物数字化项目—东南亚植物多样性信息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中科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组织,来自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8个国家共24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亚洲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信息网络(ABCDNet)工作组的两位共同主席、中科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秘书长马克平研究员和印度班加罗尔农业大学Ganeshaiah教授主持。

马克平介绍了亚洲植物数字化项目(Mapping Asia Plants,MAP)的背景、具体工作内容及负责人、进展以及下一步的计划。该项目首次在ABCDNet的2015年工作组会议上提出,并确定了“东南亚植物多样性信息平台(SEADiv)”和“亚洲100种最濒危的植物名录”两个预研项目。马克平还向参会者分享了我国物种名录、标本数字化、观测数据等在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研究方面的成果。

随后,植物所许哲平、刘博和中科院华南植物园陈红锋研究员分别汇报了2个预研项目的工作情况。许哲平和刘博从SEADiv研究进展和东南亚地区植物分类学文献及其数字化两个方面介绍了当前在东南亚地区植物多样性信息搜集、整理的进展。目前,SEADiv平台中已搜集了约12万条物种数据、131万条物种出现记录、5万多篇文献,已搜集该地区植物志书470多本并确定了114本关键资料。陈红锋介绍了“亚洲100种最濒危的植物名录”项目的评估过程和结果。此外,有关人员还简要介绍了北亚及东北亚植物多样性信息的搜集进展及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GBIF)中亚洲地区植物学数据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参会人员介绍了各自国家的植物名录和植物分布,为SEADiv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并对濒危植物名录的评估指标、评估方法等进行了交流。此外,参会人员还就MAP的项目性质、项目任务、主要目标、会员机制、能力建设和学术交流、下一步工作重点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会后,参会人员参观了植物所标本馆和图书馆,对我国在植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方面的工作有了更多直观的了解。

本次会议为下一步整合东南亚植物物种名录工作奠定了基础,为我国牵头开展区域性植物多样性保护和数据工作打下良好的开端,为推动今后的国际合作积累了经验。

(中科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供稿)

11月28至30日,亚洲植物数字化科学——东南亚植物多样性信息研讨会在植物所举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