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微灌系统抗堵塞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通过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

水院 供图

本网讯 11月26日,我院李云开教授主持的“微灌系统抗堵塞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通过了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该成果是该团队在21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的资助下努力攻关20年的总结。

受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委托,学校科研院副院长吴海芹主持了鉴定会,水院副院长杜太生代表学院致辞。会议邀请了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张楚汉院士担任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刘昌明院士和水利部原部总工程师朱尔明教高担任副主任,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原司长冯广志教高、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原巡视员乔世珊教高、原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主席高占义教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吴普特教授、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院长黄介生教授、北京市水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刘洪禄教高等六位担任委员。

李云开教授详细介绍了立项背景、总体思路、主要成果与创新、应用推广与经济社会效益、代表性成果与行业影响等内容。项目直接瞄准灌水器堵塞这一微灌领域的国际性难题,通过系列创新,全面、系统地揭示了灌水器堵塞诱发及物理-化学-生物耦合互促生长作用机理,推动了该领域研究由定性向定量的发展;创立了系统的灌水器抗堵塞设计理论与方法,建立了流道构造、边界漩涡洗壁优化及全过程抗堵塞设计技术流程,开发了分形流道灌水器系列产品;创新了抗堵塞灌水器高效、低成本生产工艺,突破了小型化灌水器制造生产线关键工序技术瓶颈,研发了全新概念的流延式滴灌带生产线,构建了精准化、清洁化生产技术体系;研制了微灌系统抗堵塞关键装备12项,实现了产业化及工程应用,并从系统整体协同调控出发建立了黄河水、再生水、微咸水3种典型复杂水源微灌系统灌水器抗堵塞综合技术,解决了灌水器堵塞的技术难题。开发的产品已销往德国、以色列等17个国家和地区,并已在全国北京、新疆、内蒙、甘肃、广西等省区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规模化应用效果。

鉴定委员会认真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经质询和讨论,一致认为成果具有原创性、系统性、先进性,有力地推动了节水灌溉领域的自主创新以及高效滴灌技术进步,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应用价值。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