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兴起“环境革命”“垃圾靠风刮”正成为历史

新华网石家庄12月3日电(记者齐雷杰 白林)中国广袤农村正在兴起一场“环境革命”,没有抽水马桶、没有自来水、没有硬化道路、没有垃圾处理场、没有清洁能源的历史正在终结,“垃圾遍地靠风刮,污水横流靠蒸发”的景象正成为历史。

记者见到65岁的河北高邑县富村镇仓房村村民庞占魁时,他家刚用上现代冲水厕所。在解决了基本温饱、社保等生存问题之后,农村环境问题走进中国高层视野,一场以综合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的“革命”正在中国各地农村展开。

“一两年前,村里还有不少连茅圈和旱厕所,一到夏天蚊蝇乱飞、蛆虫乱爬,臭烘烘的没法闻也没法看。现在,村里不少连茅圈和旱厕所都改造成了现代化的抽水马桶,如厕完了一踏踏板水一冲,干干净净没异味。”庞占魁说。

由于没有像城市一样专门的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和人员,石家庄市栾城县南浪头村的村民垃圾随意倾倒造成了村庄肮脏、凌乱、环境差。“炉渣灰、烂菜叶、破衣服、塑料袋子等,都是一出门就倒在路边。每年春节前,村里才会组织村民集中清理一次。”70岁的村民冯月增说。

“屋里现代化,街上脏乱差,垃圾围村问题突出”,正成为不少村民生活的烦恼。

栾城县负责管理农村事务的官员韩国忠告诉记者,除了厕所和垃圾,一些村庄道路也坑洼不平,雨雪天泥泞不堪。烂柴火、碎砖头等乱七八糟的杂物堆积在村民房前屋后。

近年来治理农村环境问题正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的重要工作。从去年开始,河北省开展以厕所改建、主干道硬化、垃圾处理、村庄绿化、改造饮水设施等为内容的农村环境整治。目前,该省有4万多个村庄已经完成了清理垃圾、清理杂物、清理残垣断壁、清理脏乱庭院等工作,政府为整治农村环境已投入约150亿元。

南浪头村村支书冯增福说,去年,村里彻底清理了街道边垃圾,并在街道边放置了垃圾箱,村民每家都置备了垃圾车,生活垃圾都倒进车里,再倒进街边垃圾箱里。

除了垃圾处理,水井挑水也正在成为历史。在衡水市邓庄镇,33个村全部实现了集中供水,各村主街道全部硬化。北苏闸村不仅实现了24小时的集中供水,还安有下水道,水冲厕所达到了100%。现代化生活设施正在给农民生活习惯带来明显改变。

今年10月,中国政府在浙江省召开了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要求在全国推广浙江省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经验,打造现代化“美丽乡村”。乡村清洁运动随之在中国各地展开。

“环境整治,改变的不仅是农村环境面貌,对农民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以及卫生意识也将带来变化,推动农村逐渐步入现代化生活。”石家庄市农工委官员官晓东说。

    (文章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