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榆林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共建小杂粮试验站协议

11月5日,榆林市人民政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共建榆林小杂粮试验示范站签约仪式在农学院203会议室进行。榆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马秀岚、榆林市农业局局长李怀珠、榆林市农业局副局长叶锋、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常勇、榆林市种子管理站等相关部门领导和负责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钱永华教授、农学院院长单卫星教授、科技推广处处长王亚平、副处长张正新、李晓诚、付先锋,榆林小杂粮试验示范站首席专家冯佰利教授及团队成员等40人参加了会议。榆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马秀岚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钱永华代表双方签署了协议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推广处处长王亚平主持签约仪式。

马秀岚代表市委、市政府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期以来对榆林农业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她指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榆林市政府共建榆林小杂粮试验站,体现出对陕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通过共建榆林小杂粮试验站,广泛开展跨专业、全方位合作,使榆林杂粮试验站在杂粮新品种新技术研发、试验示范、农民教育培训、杂粮营销和信息服务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真正将小杂粮试验站建设成为立足榆林、服务全省、影响全国的一流杂粮研发试验示范推广机构。

钱永华副校长在讲话中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国内率先提出并积极探索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依托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科教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校地签署合作共建小杂粮试验示范站协议,进一步拓宽了校地合作的范围与领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整合人力资源,加大科技投入,力争在支撑榆林小杂粮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学校相关学院、处室要围绕榆林小杂粮产业发展瓶颈问题,聚集优势科教资源,遴选一流专家团队,高点站位、长远谋划,为小杂粮试验示范站早出成果、出好成果做好服务工作。

榆林是全国小杂粮主产区和优势区,年种植面积在250万亩以上,是当地农民增产增收的主要作物。促进小杂粮生产发展,提高小杂粮产量和品质,加快陕西小杂粮产业发展,对促进陕西特色农业基地建设以及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改善城市人口膳食结构,提高人们的健康生活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015年,在农业部发布的镰刀弯计划中提出,围绕“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的工作主线,积极主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适当调减玉米面积,改种耐旱耐瘠薄的薯类、杂粮杂豆,满足市场需求,保护生态环境。在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也明确提出,“启动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稳定水稻和小麦生产,适当调减非优势区玉米种植……大力发展旱作农业、热作农业、优质特色杂粮等”。就在今年,榆林市也把调减玉米、扩大小杂粮作为2016年农业工作重点任务之一。2000年以来,我校小杂粮研究推广和产业开发主要以榆林市为基地,以发展陕北小杂粮生产为目标,旨在为陕西小杂粮产业发展服务。十五年来,先后有6名教授、教师及3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长期在榆林开展小杂粮试验研究、技术推广、良种繁殖、基地建设、产品开发,先后选育小杂粮品种30多个,制定技术规程14项,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0余项,促进了榆林及陕北小杂粮产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