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番茄裂果怎么办丨症状、原因及防治
编者按
随着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加大,露水增多,大棚番茄裂果现象也逐渐出现。在这个“看脸的时代”,在蔬菜市场,对于裂开的番茄,市民很少愿意买。裂果使番茄失去了市场价值。
其实番茄裂果是一种常见的危害番茄果实的生理性病害,容易发生在果实的转色期,果实产生裂痕后,严重影响着产品的外观、品种、价值和经济效益。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剖析一下原因。
一、症状识别
番茄裂果主要有一下三种常见的症状:
第一,放射状裂果:以果蒂为中心,向果肩延伸,呈放射状深裂,可从果实 绿熟期开始,果蒂附近产生细微的条纹开裂,转色前2—3天裂痕明显。
第二,环状裂果:以果蒂为圆心,呈环状浅裂,多在果实成熟出现。
第三,条纹状裂果:在果顶花痕部,呈不规则条纹开裂。
二、产生原因
关于裂果的产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原因。
原因一:品种特性
一般来说,番茄裂果病与其品种特性有关。果皮偏厚、耐运输的品种,环裂稍微差一些;果皮薄的品种则要严重一些。因此,选用种子时应注意品种的特性,要选择果皮厚、耐贮运的抗性品种。
原因二:土壤水肥不平衡、缺素
番茄点花后7-20天是果实迅速膨大期,需要进行充足的水肥供应,以提高产量。若出现旱涝不均,果实容易出现环裂现象。因此,番茄进入膨果期后,根据棚室土壤墒情,及时追肥浇水,保证不过干过湿,不大水大肥。
原因三:放风不适宜
棚室昼夜温差大,果面、叶片易出现结露现象。若果面结露较多,早上突然放风,果面水分迅速蒸发,易出现菜农说的“风扫了果”的现象,表现为果面环裂。因此,一定要适时放风。建议在上午温度达27-28℃时,果面结露消退后再通风,有利于减少裂果。
原因四:摘果过晚
果实后熟期有一个膨大的时间段,若不及时摘果,容易出现纵向的细小裂口;若摘果过晚即人们常说的“太熟了”,则会出现从果柄处向下延伸的长裂口。所以要在果实达到商品性时及时摘除。
三、防治措施
番茄裂果的预防方法有以下几种。
1、选用抗裂品种
一般中小型、高桩型、木栓层薄、果蒂小、棱沟浅的品种较抗裂。
2、适当留叶,做好整枝摘心
在给番茄整枝、摘心时,注意在果穗上方留2至3片叶,靠自身的叶片遮光,避免阳光直射果皮,引起裂果;打顶芽时,在最后一个果穗的上面要留2片叶,保证植株枝叶繁茂,确保植株体内多余水分的蒸腾,避免强光直接照射果实。
3、加强水分管理,防止土壤忽干忽湿
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是防止番茄裂果的重要措施。进入盛果期后不能大水漫灌,浇水间隔时间也不宜太长,暴雨前要适当灌水,防止土壤水分急剧变化而引起裂果,大雨过后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4、合理施肥
控制氮肥用量增施有机肥基肥要以农家肥为主,辅施化肥。补施微肥对缺钙和缺硼的土壤,每亩应追施过磷酸钙15公斤,并且用百分之0.2的硼酸溶液叶面喷雾。
5、合理使用激素
棚栽番茄在使用保花保果激素时,要根据棚内的温度合理配制激素的浓度。温度高时,浓度要低;温度低时,浓度适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