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昉:转基因玉米已满足条件 产业化无需再等

提要:中国自主研发的转基因玉米已经满足了这五个条件,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抗虫、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玉米已经具备生产应用条件。

11月10日,在北京湖北大厦举办的“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发展、挑战及政策研讨会”上,农业部科教司转基因生物安全与知识产权处副处长张宪法称,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需满足5个条件,即品种成熟、安全性无问题、有急需性、公众可接受、对国际贸易无太大影响。

对此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表示,中国自主研发的转基因玉米已经满足了这五个条件,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抗虫、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玉米已经具备生产应用条件。

转基因玉米急需发展

会议期间,多位专家建议把转基因玉米的推进作为中国转基因产业化生产的突破口,一致认为转基因玉米是当前社会最需要推进的。

此前玉米市场收购价格平均稳定在2.2元每公斤,去年降到了1.6元每公斤,今年更是跌至1.3元每公斤。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瑞法说,国家为了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政策上采取价格保护的措施。由于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比国际高,因此市场上的玉米大部分都是国外进口的,国内玉米则入了粮库,然而越是这样,库存玉米越多,政府负担不断加重,去年政府实在承担不了负重,取消了保护政策,才导致了近两年玉米价格的暴跌。

黄大昉在报告中指出,玉米生产另外一个突出问题,是病虫草的危害损失严重,玉米螟的危害面积占玉米总面积的70%,每年减产超过550万吨,基本上和现在进口玉米的数量差不多。另外,玉米螟危害以后,还有交叉感染,玉米饲料霉菌的检出率高达90%,这对牲畜和人的危害是非常高的。

黄大昉认为,中国目前仍然是依靠拼投入、盲从扩大种植面积、片面追求产量增长、过度依赖资源消耗来取得粮食增产,这成为当前影响我国玉米难以进行国际竞争的深层次的技术方面的原因。推进转基因玉米的产业化生产是解决库存积压问题,提高国际竞争力,同时改善玉米质量,保证粮食食用安全的有效途径。

此外,对于屡禁不绝的转基因玉米违规种植问题,只能说明转基因玉米满足了种植户的需求,而监管、铲除、罚钱起的作用并不大。基因农业网主编方玄昌表示,若要杜绝国内违规种植,以及把农业部从中解放出来的唯一的手段就是尽快推进自己的产品产业化。

转基因玉米具备产业化条件

“中国已经初步建成了独立完整的生育育种研发体系,初步建成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包括基因克隆、遗传转化、品种选育、安全评价、产品开发、应用推广等环节在内的转基因育种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体系。”黄大昉说。

推进转基因产业化不仅在技术上已经做好了准备,在产品上也已经准备好了。奥瑞金担任首席技术官梁继红表示,“只要政府绿灯一开,国内企业储备的新技术就可以引入市场。”

“十三五”科技规划中明确指出,未来五年,要推进抗虫玉米的产业化。黄大昉认为,中央已经发令,那么现在要做的是,针对转基因玉米强化产学研结合,加快安全评价和品种审定的进程,健全标识的办法,完善配套技术,规划生产布局,规范市场竞争与监管,加强科学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