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各市种子管理站站长会议近日在嘉善举行

11月3日,省种子管理站在嘉善组织召开了各市种子管理站站长会议。会议交流了2016年各市种业管理与改革发展情况、新《种子法》的贯彻落实情况,分析了当前种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部署了2017年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站领导施俊生、阮晓亮、童海军出席会议,施俊生站长作总结发言。

会议认为,2016年全省种子管理系统围绕“十三五”发展新目标,根据新《种子法》、中央关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新要求,着力在政策保障、绿色发展、企业培育、开放共享等方面开展了工作,成效明显。一是在政策推动上有新作为,省、市、县三级举办了一系列新《种子法》培训,培训7000余人次,发放《种子法》单行本等培训资料10000余册;二是在绿色发展上有新行动,组织修订了《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增加绿色品种审定指标,评选了“十二五”浙江十大好品种,深化开展了新品种展示示范;三是在企业培育上有新进展,实施育繁推一体化培育计划和种业企业商业化育种创新项目,着力推进种业科企合作,壮大企业实力,宁波市种子公司、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入选全国销售额前20强企业,美之奥公司成功在新三板挂牌;四是在共享发展上有新思维,浙江省品种区试审定网上统一受理平台、浙江省农作物品种试验管理信息系统等相继投入运行,加快了主要品种云数据的分析利用。

会议指出,随着新《种子法》的出台,国家政策支撑力度的加强,市场监管要求的提高,种子管理工作将日显重要,全省种子管理系统一定要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切实增强抓好种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推动我省种业健康平稳发展。

会议要求,要未雨绸缪,提前布局,及早谋划2017年全省种业工作。一要全面梳理修订配套管理办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根据新《种子法》以及相关配套办法的要求,尽快修订《浙江省实施<种子法>办法》,进一步完善品种审定标准、主要农作物引种、储备种子等省级配套管理制定,切实清除制约种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二要大力优化农作物品种结构,推进绿色品种审定推广。根据我省气候特点和生产实际,完善品种审定指标,加快绿色生态品种审定和展示示范,进一步优化品种区试展示布局,提高品种审定推广的科学性、规范性。三要深入推进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培育骨干种业企业。加快推进种业资源流动和科企合作,提升育种创新能力。积极推进企业体制机制改革, 提升创新创业活力。制订省外市场拓展计划,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壮大企业发展实力。四要实施“五大”工程,大力提升现代种业发展水平。逐步实施育繁推一体化培育工程、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与创制工程、绿色优势品种示范推广工程、高标准良繁基地建设工程、监管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启动实施南繁新基地建设、省级分子检测实验室建设、茶树等优势作物种质资源圃建设。五要认真抓好种业监管服务,确保良种平稳有序供应。加强种子供需调度和储备管理,及时组织开展种子供需预测预警和余缺调剂。深化种子质量监管,进一步完善检验设施设备,提升检验能力。根据新法要求严格把好许可审核,开展种子市场专项检查,确保种子市场经营秩序和农业安全生产。六要全面梳理机构职能,强化职责履行。厘清和强化种子管理职能,加强县级管理队伍和能力建设,提高技术支撑和服务能力。推进种业信息化建设和可追溯管理,做好与省级信息平台对接和数据共享,实现可查询可追溯。强化管理效能和作风建设,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

会议还对当前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各地加强冬播种子供需调度和质量监管,确保冬播顺利进行。继续抓好新《种子法》贯彻实施,对照新《种子法》要求,开展自查自纠,及时反馈。

(浙江省种子管理总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