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省晚稻新品种观摩与展示总结要点

2016年浙江省晚稻新品种现场观摩与展示示范年度总结会小结要点

一、全年展示示范取得积极成

第一,全省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网络体系逐步完善。我省历来重视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前几年启动的粮油作物展示示范体系建设,与瓜菜种业创新平台一起,构建国家、省、市、县4级相互衔接、互为补充的展示示范网络,坚持按照标准高、品种齐、类型多、分布广的要求,建立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新品种展示示范点、示范片,为农作物新品种的宣传推广奠定良好的基础。

据统计,2016年省本级建立粮油新品种展示点34个,展示品种175个,其中旱粮展示点7个,品种70个,作物涉及普通玉米、甜糯玉米、鲜食春秋大豆、甘薯、马铃薯和小杂粮。示范方32个,品种30个,面积8000余亩。建立瓜菜新品种展示分中心6个(宁、湖、 绍、衢、台、温)展示品种320个次。

全省各级种子管理机构共建立新品种展示区157个 展示品种2460个次。建立丰产示范方 192个,示范品种567个次,面积3.4万亩。展示示范作物以水稻不同熟期、不同类型为重点,结合旱粮、鲜食玉米、大豆、油菜、小麦 等,内容丰富。配合省种业博览会的召开,在浙江省种业创新园建立1000个品种以上的瓜菜品种展示中心,在宁波、湖州、绍兴、衢州、台州、温州建立六个展示分中心,在24个县、市、区建立瓜菜优势品种的展示区,共展示瓜菜品种1500余个次。

第二,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对推动农业生产发展作用显著。展示示范是农作物新品种审定与推广之间的桥梁,是种子企业和农民之间的纽带,同时又是加快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推进科技入户的一个重要抓手。今年省里组织了瓜菜、早稻、晚稻2次的新品种现场观摩会,各地也举办技术培训活动400多次,现场培训农民近2万人次,召开现场观摩会650场次,参加人员1.2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10万余分(册),其中安排水稻展示示范点220个、品种1510个次,面积2.8万亩,重点展示示范甬优系列、中浙优系列和浙优系列。通过这些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等方法,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的功能进一步完善,既成为各级农业主管部门、种子管理部门确定主导品种因地制宜选用品种的现场指挥台,又成为了广大农民朋友认识新品种、了解新品种、选用新品种的田间信息台,还成为了科研教学育种单位、种子企业展示新品种、宣传新品种、交易新品种的竞技商务台,从而有效增强了新品种的影响力和辐射面,加大了新品种宣传推广力度,加快了科研成果转化速度和品种更新换代,有力促进全省农作物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早稻品种中早39又获得超高产,百亩方亩产713.84公斤,最高单产747.85公斤,双双打破浙江省早稻最高纪录,全省早稻单产获全国第一。晚稻方面,主导品种集聚度也越来越高,甬优系列、中浙优系列、秀水系列发挥积极作用,已占晚稻总面积的70%以上, “甬优1540、甬优538、秀水134”等品种有望再夺高产,特别是甬优1540,各地示范方亩产均在800公斤以上,是名富其实的广适性高产品种。因此,通过新品种展示示范的辐射作用,使得我省一大批优良品种得到快速推广应用,主导品种占比持续保持80%以上,从而为保障我省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新品种展示示范引导促进了我省种业企业品种创新。自2004年以来,我省开始组织实施水稻“0406”计划育种公关和良种推广专项,2014年开始实施企业商业化育种计划。通过10多年的育种攻关特别是商业化育种计划实施,全省十多家主要农作物种子企业与中国水稻所、省农科院以及嘉兴、温州、金华、绍兴、台州、宁波等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有了更紧密的合作,品种的育种进程大大加快,目前我省水稻科研育种正进入一个高产期,每年有300个左右品种参加区试,有30多个品种通过审定。育种方向从单一的高产逐步向优质化、广适性、高抗逆性、节本型等绿色指标发展,育成品种的产量、品质、抗性全面提升。企业自主选育或合作选育品种占审定品种的60%以上,并且上升明显。育成品种牢牢占据全国水稻品种的制高点,高产喜讯捷报频传,中浙优和甬优系列品种已遍布长江中下游地区,秀水系列也努力在安徽、江苏和上海扩展。全省种业企业的品种选育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得到较大的增强和提升。浙江种业正积极向品种强省推进。

二、深化认识,进一步强化做好新品种展示示范的责任担当。

第一、新品种展示示范是筛选适宜当地种植优良品种的重要途径。我省各行政区域间或者县域间的农业耕作制度、生产水平、栽培方式差异明显,主要农作物审定品种所划定的种植区域只能界定生态大区,品种适应性难以做到逐县、逐个生态小区的验证。开展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就是为了实现多品种在同一生态条件、同一耕作制度、同一技术要求下的同台比较,然后根据各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等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科学、合理地评判品种安全性,确定当地主导品种,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第二、新品种展示示范是保障品种安全的有效途径。虽然,近年来我省根据农业部和《种子法》及其配套规章的有关规定,开展了主要农作物审定品种的退出工作,但是种子市场的品种仍然很多,农民选种无所适从,同时新的品种审定办法的实施,将会有更多的品种走进市场,有些品种甚至其较适宜(最佳)的栽培技术(包括播种期、密度等)都没试验过,就进入了生产,进入了市场。良诱不齐的局面不可避免,通过开展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就可以及时发现缺陷品种、风险品种和无推广价值的品种信息,可以弥补审定工作中品种区试和生产试验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杜绝劣质品种进入市场。或者规避优势品种的不足之处。

(三)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是种子管理机构的重要职责。种子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筛选推广优良品种和保障品种种植安全。2007年种子管理体制改革以后,全省种子管理机构与种子经营机构实施了全面分离,种子管理机构与种子生产经营活动之间一直存在的直接利益和纽带关系同时被割断,种子管理机构开展新品种展示示范的直接经济利益驱动也一并消失,因此,目前不少县级种子管理机构开展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的积极性不够高,同时又由于大多数种子管理机构不直接承担品种区试工作,导致不少种子管理机构对品种缺乏全面、直观的实践认识,难以为农民科学选种、合理购种提供有效服务,这种局面必须尽快扭转。

三、明确重点,进一步抓好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

第一,进一步扩大新品种展示示范网络。目前各地开展情况还不平衡,部分市、县由于财力、人力多种原因没有或较少开展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希望会后,各地能积极争取当地财政的支持,加大投入,开展多作物多类型多品种的展示示范工作。省里对各地的有关展示示范考核指标要落实到每个县点,做出高水平,样板田,做到可看可学。省里明年的展示示范安排将加强与各地各育种企业的沟通,确保进入展示示范品种的代表性和先进性。配合省种博会设立的六个分中心,在做好省里统计安排的品种展示示范同时,要积极安排当地特色优势作物的新品种展示,并尽可能在种博会期间有“可看可学”的田间现场。

第二,围绕当地生产需求丰富展示示范内涵,提高展示示范质量。从展示示范点的安排到品种的选择要高起点,围绕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既要做好与省市一致的内容,在品种推广上有联动效应,又要围绕当地农业生产需求和耕作制度特点,在推进良种良法探索试验上,在确保品种安全基础上,丰富展示示范内容。在展示示范的质量上要下功夫,不断扩大展示示范品种的作物覆盖面,既要做好水稻新品种的展示示范,又要结合当地产业特色和优势,做好旱粮、瓜菜等作物新品种的展示示范。目前有些点规模少,设施差,管理水平低,品种的特性没有表现,示范宣传效果差,起不到样板的效果。所以各地要进上步改善展示示范基地的基础设施,提升展示示范质量,建成当地可看、可学、可推广的样板平台。

第三,强化宣传,促进优势品种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作制度创新中发挥积极作用。展示示范田要安排在交通便利,集中连片地块,田间设立展示示范标注牌,便于农民现场观摩、了解品种情况。在各作物生长关键时期,要组织开展不同层次的现场观摩、技术培训活动,要用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通熟易懂的语言讲解各品种的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客观告知品种的缺陷及应预防的生产风险,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组织产量验收,以达到示范效果。要及时发现和总结展示示范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特别是表现优异的好品种,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多种媒体加以宣传,不断扩大影响,同时要密切与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加强协调配合,努力争取多方支持,合力推动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不断深入。

(浙江省种子管理总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