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系杂交小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由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绵阳市农科院和云南农科院粮作所等合作完成的“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创建”荣获2011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是世界性难题,也是大幅度提高小麦综合生产能力的首选途径。作为我国杂交小麦领域的领头羊和组织者,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昌平研究员和课题组的科研人员们一起,连续17年攻关,通过小麦光温敏不育的资源发现、遗传机制和异交生物学等领域的理论创新及光温敏不育系和恢复系创制、规模化高效制种、强优势杂交种创制等技术突破,创建了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和利用了一批以BS系列和C49S系列为代表的光温敏型小麦不育种质,创制出可生产应用的优异光温敏不育系49份;创造性地提出了“小麦雄性育性的相对性原理”;建立了创制强优势小麦杂交种的新方法和新技术,选育出增产10%—20%的强优势杂交小麦新组合30余份;审定二系杂交小麦新品种京麦6号、绵杂麦168、云杂6号等共8个;构建了二系杂交小麦制种技术模式和规程,平均制种产量260公斤/亩,制种纯度达98%;建立了22个杂交小麦核心示范区,累计示范推广杂交小麦100万亩以上,平均增产15%。

本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新品种保护权3项、发表论文54篇。专家组鉴定认为“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的创建,是我国小麦育种领域中的一项重大成果,使我国杂交小麦研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杂交小麦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