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实现对产乙醇梭菌的编辑

近期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期刊在线发表了利用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编辑产乙醇梭菌基因组相关的工作,该工作首次实现了用CRISPR/Cas9技术编辑产乙醇梭菌基因组,并且开发出一个表达cas9蛋白的诱导型启动子库,提高了编辑效率。

产乙醇梭菌及CRISPR/Cas9

产乙醇梭菌(Clostridium autoethanogenum)是一种自产乙酸的模式菌种,工业生产中以其为底盘细胞生产乙醇、2,3-丁二醇等一些大宗化学产品。在该菌种基因组编辑相关的工作之前已有报道,但是由于所用的方法不能实现无痕操作,且耗费时间,于是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新的遗传操作工具来实现快速、高效对产乙醇梭菌进行相关的遗传操作。

CRISPR基因组编辑技术是近几年全球风靡的一种基因组编辑技术,被人们称为第三代基因组编辑技术,其中以CRIPSR/Cas9运用最为广泛,该工具的操作核心为:利用一个小的(150bp左右)的gRNA靶定基因组上的某个所要编辑的位点,然后引导cas9蛋白结合上去,cas9中的两个核酸内切酶对基因组形成DSB,然后再利用相关的机制进行修复。在真核细胞中在没有外源导入同源臂(donor)时利用NHEJ的机制进行修复,如果有认为导入的同源臂,则可能以同源重组的方式对切割的位置进行修复。而原核生物几乎都利用同源重组的方式进行修复。于是在本研究中需要认为的导入同源臂来进行修复。

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实现对产乙醇梭菌的基因组编辑

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实现了对产乙醇梭菌基因组进行相关的编辑,研究者在产丁醇中建立的CRISPR/Cas9系统的模式类似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杨晟研究员2015在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期刊上发表的在大肠中CRISPR/Cas9的研究成果(Jiang et al., 2015)。将sgRNA与同源臂安装于一个质粒上,另外的Cas9蛋白安装于另外一个质粒,双质粒系统构成该工作的CRISPR/Cas系统 (Nagaraju et al., 2016)。

在该工作中,研究者利用内源的组成型启动子控制cas9蛋白表达多次尝试没有成功,考虑其原因可能是cas9组成性表达毒性。于是研究利用了一个四环素诱导型的启动控制cas9表达,经过这样的变化后导入cas9质粒可以工作,这样改工作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

Cas9表达的控制、优化提高CRISPR/Cas9在产乙醇梭菌中的编辑效率

研究者初始构建的CRISPR/Cas9系统的编辑效率较低且基因存在部分敲除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做了两项改进:控制cas9的表达;使编辑基因的一端同源臂尽量靠近cas9的切割位点。

研究建了一个小型诱导型启动子库,用于cas9的表达。经过最后的启动子库内的筛选,得到一个最强的诱导型启动子(IPL12),利用该启动子来控制cas9的表达。

经过上述两个地方的改进,该系统的效率提高了至少50%。

(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