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收获在即,藏区的农民为啥犯愁?

阵雨初歇,太阳重新照耀大地,涨水的若斯拉河两岸,成熟的青稞更加金黄,成片成带,漫山遍野。部分心急的农民开始趁着短暂的大好晴天抢收,将收割机开进了青稞田。

9月11日,行走在道孚县孔色乡若斯拉村,记者被一派丰收在即的生动景象深深吸引。但与眼前景象极不协调的是,道孚县农牧和科技局局长邓孜罗布带记者来此的目的,是要了解村民正犯愁的事。

果不然,刚到村头,一群正在修建房屋的村民听说记者来调查,都围上来反映情况。“你来得好,帮我们呼吁一下,都把人愁死了。”若斯拉村村民甲布热情地邀请记者到家里看看。

农户余粮装满仓

从修建房屋这户村民所在地到甲布家要穿过几块青稞地,过一座小桥,大约半小时路程。甲布家房子是典型的道孚民居风格,房屋主体是全木穿斗结构,上下两层,穿斗木结构之外是片石砌成的外墙,上面住人,下面是客厅和储藏室。一到家,甲布径直将记者一行带到了储藏室。

乍走进储藏室,一片昏暗。甲布找来手电筒,在手电光指引下,记者看到这间房里有两个自制的木粮仓,还有一个由省粮食局监制、国家粮食局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工程资助的圆形绿色铁皮粮仓。“里面全装满了。”甲布一边说,一边跳上粮仓,一个个打开粮仓顶部,证明所言不虚。

三个粮仓装满了究竟是多少粮,甲布表示自己估计不准,反正2014年和2015年的存粮都在这里。邓孜罗布叫甲布找来卷尺,他亲自测量,一个木粮仓高1.5米、长2.6米、宽1.3米,容积大约5.07立方米,另一个木粮仓高1.3米、长2米、宽1.2米,容积大约3.12立方米,加上铁皮粮仓,甲布家三个粮仓装粮容积大约10立方米。

电话咨询道孚县粮油公司经理谢明后,邓孜罗布说青稞的比重大约是770公斤/立方米,照此推算,甲布家三个粮仓装粮大约7700公斤。

从甲布家出来,邓孜罗布带记者到甲布家的邻居多吉泽登家,在多吉泽登家的储藏室,半间房堆满了白色、黄色、红色等各色编织袋,编织袋里鼓鼓地装满了青稞。邓孜罗布和多吉泽登数了一遍,共190多袋。多吉泽登说,按照每袋50公斤计算,估计他家有9500公斤存粮。

在若斯拉村,家里存粮较多的并不仅限于甲布和多吉泽登这两家,几乎家家都有存粮,有的比这两家还多。

据邓孜罗布介绍,从道孚全县来看,若斯拉村也不是青稞主产区,该县协德乡所有村和孔色乡昌孜村才算该县的粮食主产区,那里的老百姓家里更是粮满为患。邓孜罗布估计,道孚县目前青稞存粮大约3万吨。

粮满为患谁解套?

田野里长满成熟的青稞,户户农民家里堆满了存粮。这种物阜人丰的农村景象对于道孚县来说其实来之不易。

邓孜罗布介绍,就在几年前,“农民不下种,牧民不养牛”在道孚县曾是普遍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当地农牧民受“不杀生”观念的影响严重,大家不敢不愿种地放牧。最近两三年,在藏区发展特别是脱贫攻坚号角的鼓舞下,道孚县党员干部带头,一方面破除群众“不杀生”观念影响,另一方面以精准扶贫为抓手,大力引导和鼓励农牧民群众通过产业发展脱贫致富。

响应当地党委政府号召,甲布利用自己的和流转来的土地,2014年和2015年每年都种了40亩青稞,遇上好年景,这两年青稞亩产都在200公斤以上。青稞丰收了,如何消化掉?成了甲布面对的新难题。

“自己消化两个渠道,人吃一部分,牲畜吃一部分,一年1500公斤就足够了。”甲布说。“对于内地农民来说,粮食向外消化一般也是两个渠道,一是粮食流通企业收购一部分,另外市场销售一部分。”谢明介绍,甘孜州的青稞收购主要靠道孚县粮油公司这样的粮食企业,但由于近年牧区群众定居增多、生活水平提高,吃传统糌粑既麻烦口感又不好,青稞消耗越来越少,企业从农民那里收的青稞销售不出去,没法定期轮换,导致收购能力逐年下降,农民便出现卖粮难。

为了适应藏区群众生活习惯改变,道孚县粮油公司2014年建立起一条青稞面条生产线,但由于设备和装修费用不足,生产线至今未能投入使用。“我跑了甘孜州部分青稞深加工企业,发现它们大多市场占有率低,青稞消耗非常有限。”谢明说,甘孜州亟需培养一批青稞深加工能力强、对外市场占有率高的龙头企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青稞卖难问题。

孔色乡若斯拉村包村干部王晓芳告诉记者,该村52户、28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5户、71人。“我们这里主产粮食作物就是青稞、小麦,还有少量的油菜和马铃薯。牲畜不多。”王晓芳说,群众脱贫主要靠种青稞,但青稞丰收了却不能卖出去变成钱,会严重影响大家脱贫致富的积极性。

“想到这季又有3000公斤左右的粮食要收获,我这就愁得睡不着觉。”甲布忧心忡忡地说,他了解过,常温下储藏超过3年的青稞就是陈粮,必须轮换处理,否则,再拖延几年变成陈化粮,损失就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