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中微肥创新联盟在武汉成立

9月25日,75家涉农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媒体机构在湖北武汉华中农业大学联合成立中国中微量元素及肥料产学研创新联盟(下称中微肥创新联盟),并同期组建了联盟专家委员会。

中微肥创新联盟联盟由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新型肥料专家委员会、中国化工报社《农资导报》等32家科研院所和媒体单位,以及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迪斯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绿色农华植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德钾盐贸易有限公司、山东瓮福金谷化肥有限公司、龙灯作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诺普信等43家肥料企业联合发起。华中农业大学原副校长王运华教授出任联盟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张福锁教授担任联盟专家委员会主席,来自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共计24名权威学者组成了联盟专家委员会。

一直以来,中微量元素肥料无论在化肥行业还是农业生产中,都被视为“小字辈”,相比于化肥过量使用,中微量元素肥料施用明显不足,目前已成为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提升的最大因素。研究还表明,许多作物病害也是因中微量元素缺乏而造成,作物中微量元素缺乏还会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和畜禽健康。参会专家认为,在推进化肥零增长和提高作物产量、品质等新的形势下,传统化肥中的氮磷要减量,而中微量元素肥料不仅不能减,甚至还要增加。

中微肥创新联盟成立后,将依托华中农业大学开展各项工作,打通产学研用等各环节,加快推动国内中微量元素肥料的研发和推广。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姚江林介绍,华中农业大学早在40年前就展开了中微量元素肥料的研究,40年来在这一领域组建了一支比较大的科研队伍,在棉花、油菜、小麦、柑橘等作物上相继取得一批领先的成果。据了解,华中农业大学原副校长王运华教授1975年在国内首次发现了棉花“蕾而不花”的秘密在于缺硼,此后,国内对中微量元素的研究逐渐升温。

作为中微肥创新联盟首任理事长,王运华认为,目前国内在中微量元素肥料研究上整体水平是较高的,借助联盟平台推动企业和科研单位合作,有利于研究成果加快物化为生产力。中国化工报社社长崔学军表示,做好中微量元素与大量元素氮磷钾之间的协同配合,是实现化肥零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发起联盟的目的,就是要帮助中微量元素肥料前沿科技找到产业化入口。

与中微量元素重要地位不相称的是,目前耕地缺乏中微量元素现象极为突出。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的数据,全国半数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在临界值以下。与此同时,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王朝辉介绍,在人体最易缺的7种矿质元素中,硒和锌被认为是生命的保护神,但调查显示,全国小麦锌含量平均只有30.7mg/kg,低于人体健康要求的40-60 mg/kg,,全国63%的小麦属于缺硒状态,水稻含硒量也不乐观。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新型肥料专家委员会李燕婷说,造成农田土壤缺乏中微量元素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过量使用氮磷钾,由此引发元素拮抗,进而影响了作物对中微量元素的吸收;二是大量使用氮磷钾,有机肥使用不足,导致土壤大中微量元素不平衡突出;三是高产优质品种大面积推广,加剧了大中微元素之间的失衡。

目前,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推广应用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据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保万魁介绍,截至9月,全国在册登记的肥料产品中,涉及中微量元素的数量达到11747个,占肥料登记总数的70%,中微量元素肥料发展势头非常迅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