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如何冲出倒闭寒潮?
本文作者: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玉米中心主任、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世煌
中国种业市场“寒冬”已持续四年。
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玉米中心主任、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世煌,他认为持续性的产能过剩拖累了种业发展步伐,中小企业倒闭风潮即将来临,今后四年种业形势将“雪上加霜”,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紧要关头。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必然趋势,玉米降价是大概率事件。国内玉米种植面积减少,价格下降,同时种子严重积压,而种子生产成本降不下来,今后数年种业形势必然是“雪上加霜”。经济大环境不乐观,种业改革、企业自救都在削减科研经费。
张世煌建议,政策层面,要加紧品种审定制度改革,减少体制和机制对创新的羁绊;企业层面,摆脱困境的有效途径是收缩“战线”,进行品种、技术、管理创新。
国内玉米供求市场扭曲 张世煌表示,当前国内玉米产能过剩,而价格和库存同时高企,有悖经济规律,这说明中国玉米过剩并不是正常供需关系的反映,而是政策扭曲造成的。玉米库存高企主要由几重因素叠加造成:价格托市,造成每年约3000万吨的供给过剩;国内经济走弱,滞缓了需求增长并助长了库存增加;全球经济低迷和美国气候利于生产,促使国际玉米价格持续走低,国内价差型进口替代物又增加了1000万吨库存压力。国内市场过剩态势加剧,迫使我们不得不改革玉米收储和补贴政策。其中,价格托市是导致阶段性过剩的关键。
让价格回归市场,引导生产和要素结构调整是经济规律使然。基于前述判断,玉米产业未来的发展重心不是种植结构调整,而是合理调控市场、改变政策支持方式和转变发展方式。综合考虑国内经济,对应近期和中期国内市场需求,减少2000万吨玉米产能(约4000万亩)较合理。未来几年一旦价格放开和经济回暖,玉米产销平衡局面将恢复。考虑到国内展现出较高的玉米产能和技术进步趋势,未来玉米市场与流通领域不会出现很大缺口。不过,取消关税配额与国际市场并轨,情况会变得很糟。进口玉米大量涌入,将对农民造成实实在在的冲击。如果不能降低成本,生产便会萎缩,耕地资源将会在不同作物之间重新配置,促使其他作物面积增大、价格下降,最终全面降低农民收入。
种业市场“雪上加霜”连续四年产能过剩和产品积压,使“衣衫单薄”的中国种业面临“寒冬”考验。2015年制种因灾减产,但不足以扭转产能过剩和结构失衡的局面。2015年全国玉米制种面积342万亩,同比增加16%;收获种子10.96亿公斤,同比增加8.5%;期未有效库存7.5亿公斤。今年春播总供种量18.46亿公斤,估计用种量11.5亿公斤,剩余6.96亿公斤,占需种量的58%。2016年产能继续过剩。
“欧美种业不曾发生过如此大规模的产能过剩和产品积压现象,也不曾打过价格战。如果我们不能找到有效的解脱办法,任由其演变成种业常态,企业将无法积累资本,必将弱化竞争力,最终拖垮中国种业。”张世煌的忧虑不仅来源于现状,更在于比较。这一轮产能过剩的原因很复杂。以往20多年是简单的市场因素酝酿的周期性产能过剩与自我调节,平均四年一个周期,企业大多比较理性,容易恢复供需平衡,市场修复时间较短,对企业伤害并不严重。这次产能过剩除了市场因素,还有政策推动和资本介入。在这之前恰好出现一批模仿育种的新产品,虽然取代不了“先玉335”和“郑单958”,但时间点恰好迎合了部分企业挪移知识产权的需求。市场、政策、资本、科技四因素恰逢其时地纠缠在一起,而肆无忌惮的私繁滥制和侵权行为对产能过剩、阻击资本积累和围剿正规企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恶劣作用。
每年都有部分库存种子转商,同时又积压新库存。这是一个浪费资本、不创造市场价值和消耗企业积累的过程,也存在劣币驱逐良币、发生逆向淘汰的潜在风险,其积极意义是迫使种业重新洗牌和走向市场经济,逼着企业投资产品创新。 市场、政策、资本、科技加上私繁滥制和侵权行为五因素,是本轮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逐个分析可以看到,政策反应滞后,短期内不会有明显变化。企业变被动为主动,以大资本携手现代科技,才能改变落后的体制和机制造成的被动局面。已有少量资本试探性注入种业,但尚未显现宏观影响力。总体来说,资本积累缓慢,很难在短期内改变种业“多小散弱乱”的困局。 企业在“厮杀”竞争中成熟 张世煌认为,今明两年是种业最艰苦的时期。种业已转为买方市场,优质企业生产经营处于微利状态。土地流转价格居高不下,规模化生产经营和产业竞争力都受到抑制。玉米品种须适应机械化管理,这是铁律。恰逢品种审定制度改革,市场上突然释放出很多“新”品种。许多企业对适应老审定办法培育的新品种估价过高,种子价格很难“高位放水”,而库存“堤坝”继续筑高。玉米价格回归市场,农民尚有国家补贴做后盾,而种子生产成本降不下来,企业盈利空间被压缩。
《种子法》修订激化了品种竞争。玉米收储价格的市场化改革、种子积压和机械收获三个因素叠加,诱发了新一轮品种替换效应。不过,企业生产转型和市场品种换代过程缓慢,但育种者必须顺应市场变化,尽早应对挑战,才能抢占市场先机。 许多农民会放弃虽然增产但成本较高的技术,会为了降低成本而采用先进但简单的耕作和管理技术,采用新品种和效率更高的农业机械,这都将促使企业研发各类可进一步降低成本的新品种和新技术。“新”品种“井喷”是暂时的,绝大多数是“泥沙”,“钻石”稀有。中国种业正在薄利市场经历一番伤筋动骨的“大厮杀”。企业要做好自身防范,控制好生产节奏,保障资金安全。管理部门要指导企业去库存和去产能,还要保护资金链。如果不能赶在“溃坝”前去掉库存,或完成资本整合与新产品开发,企业将会很惨。企业要正确估价手中的品种,及早谋划下一步棋局。
这两年每到秋季,许多企业“你方唱罢我登场”,示范机收品种,宣传攻势猛烈,但鲜有真货;而少数转型快、早就做了种质和技术储备的企业,3~5年内将推出一批创新型品种,取代十年老双雄(“先玉335”和“郑单958”)。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淡化品种审定的制约,资本才会加快流动和积累,才可能涌现出大批创新型品种和有活力的大型企业,种业才能突破重围。 市场需求是企业创新源泉 产能过剩抵消了资本积累,企业虽能维持简单再生产,但没有扩大再生产(如研发)所需的庞大资金,这是种业发展缓慢的内因。张世煌表示,企业熬过“寒冬”的途径只剩下科技创新、内部管理与资本运作,而这三个主动权基本掌握在企业手里。 持续四年的种业“寒冬”,企业不得不削减研发经费,这不利于种业发展。科企合作不仅能救活部分企业,也能缓解科研单位的改革压力。公益性机构的基础性研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企业的品种选育计划,应瞄准未来市场需求和商业逻辑设计研发任务与组织团队。 产品创新源于产业需求。科研项目的计划管理和品种审定制度,驱使科技人员过度强调杂种优势效应而忽视抗逆性,这一度错误地引导了全国的育种方向。从“郑单958”开始,育种创新除了产量和抗病性,更融入抗逆性和简化生产管理的技术需求;“先玉335”借助的是单粒播种技术创新;现在面临的需求拉动是“矮早密”和适应机械收获,这给种业带来了比单粒播种技术更广泛、更持久的创新动力。 尽管资本流动缓慢,种质创新艰难,知识产权保护不力,资本和创新两股力量结合,将促成种业结构调整。晚熟品种走下坡路,“矮早密”、灌浆和脱水速度快、抗逆性强、适合机械收获的种质将较快发展,对北方早熟玉米区和黄淮海夏播区都是创新机遇。 春玉米主产区推广冬收作业,许多易倒伏、易霉变的高秆、大穗、晚熟、稀植型玉米老品种将被淘汰。德美亚系列品种南移,反映了农民对“矮早密”宜机收创新型品种的迫切需求。“四平头”是中国玉米育种不可或缺的种质基础,但必须与欧美种质结合。美国种质在黄淮海地区不适应土壤温度高、长时间阴雨寡照和病虫害等逆境胁迫,而“四平头”将弥补美国种质缺陷,较快地推动育种创新。
冬收技术将对玉米育种方向产生强烈冲击。概括起来说,要实现“三改”和“三必须”。第一,改革育种方向。必须缩短生育期,实现机械化直收籽粒和降低含水率、减少烘干和田间作业成本的目标。第二,改良种质。必须使用美国种质,增强抗倒伏能力。同时,合理利用国内种质的适应性,改良和提高抗倒伏、快速脱水和抗霉变能力。第三,改革育种技术路线。必须在育种的关键环节增加种植密度,施加逆境选择压。既使用欧美自交系选育二环系,也要在分离早代群体增加种植密度,并增加对其他主要逆境的选择压。 国内种业迎来追赶机遇 中国企业的机会在哪里?张世煌对比了我们与跨国公司的主要差距。跨国公司的种质基础和创新能力比国内企业和科研机构强很多。对中国企业来说,跨国公司之间的种质差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各公司的育种方向和理念基本一致。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里,拒绝正确的育种思路与方向,便很难参与技术竞争。 当前跨国公司的常规育种效率和生物技术盈利模式都在下滑,产生危机的原因恰恰是被过去的成功经验所羁绊。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企业改造育种管理模式对提升竞争能力和实现种业快速崛起就显得很重要。与跨国公司竞争,中国企业的种质创新能力差距大,用育种流程管理带动种质创新,将是中国种业的转机。 跨国公司陷入困境,显现出全球经济下滑的巨大破坏力和种业失去创新点的不良征兆。这种局面会持续很长时间,但留给我们的“窗口期”未必很长,跨国公司一直在寻求转型和重新布局。国内企业要学习跨国公司的战略思维和主动改革的自我创新机制,提升企业的战略规划与竞争能力,把握机遇,争夺资源。一旦错过机会,连被兼并的可能性都没有了。 如果找不到创新点,跨国公司遭遇的效率下降和产业萎缩便很难彻底扭转。中国种业尚处于上升发展阶段,但种业面临压缩产能和去库存的巨大压力,我们需要改革与创新。能否抓住机遇与跨国公司同台竞技,十年内必见分晓。 资本流动和科技创新是中国种业未来的希望所在。很显然,跨国公司更能驾轻就熟地利用资本和科技进步驱动力。摆在管理部门的难题是:捆住手脚的中国企业怎么能与跨国公司竞争呢?来源:种子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