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小麦新品系——8878的选育过程

8878的特征特性: 8878属于冬性中熟品种,抗寒性较强,成穗数较多。全生育期252天左右,成熟期比对照中麦175晚1天。幼苗近直立,颜色较浓,生长健壮,分蘖力和成穗率较高。株高74厘米左右,株型紧凑,植株全生育期都无蜡质,表现浓绿;茎秆较为粗壮,生育后期株型呈完美的“V”字型,通透性好,综合抗病性和抗倒性强。长方穗型或正塔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近全角质。平均亩穗数38万左右,穗粒数40,千粒重(常年)43克左右,中上肥力地块的产量水平每亩可在650公斤以上。

8878属于中筋抗旱类型,是非转基因小麦品种。选育方法是通过传统的系谱法加高代“—0”单穗法结合育成。

8878的亲本组成和来源:组合是一个由三个亲本组成的复交组合,三个亲本它们分别来源于黄淮和北部冬麦区小麦生态区。

①亲本组成:农大3458×新麦9号)F1×良星99

②亲本来源:农大3458是农大211的前身,近些年在北京地区种植较广,表现高产,适应性好,种姓稳定;新麦9号是河南两千年前后的高产品种,表现多穗穗方,熟相好,稍晚熟;良星99现是国家黄淮北片区域试验的对照品种,表现适应性好,产量高而稳定,熟相佳,籽粒商品性好。

8878的选育过程——

2007年春夏之际,单交组合F0在河南漯河配制:农大3458×新麦9号。

2007~2008年度,复交组合在河南漯河配制:(农大3458×新麦9号)F1×良星99

2008~2009年度,复交F1在北京上庄种植。行号为0581。共种植340株,中选8株。

2009~2010年度,复交F2,行号2192,是来源于上年复交F1中选8个单株中的第8株(即:0581—8)。是这个组合F2的8个姊妹系中抗寒性表现好最好的群体,其表现是:幼苗健壮、颜色浓绿,缺点是成株株高有些偏高,所以较矮个体就是第一选择目标。最终2192这个群体共中选单株26个。

2010~2011年度,复交F3代。行号是3670的品系是中选品系。其来源于上一年复交F2群体(2192)的第13株(即:2192—13)。3670表现方穗、穗多粒多,落黄好,株高65厘米。品系内共选择4株。4株中的第2、4株籽粒漂亮。

2011~2012年度,第F4代。品系4029表现丰产性好,抽穗早于对照品种一天,抗白粉病,开花好,灌浆速度快,株高70厘米,共选择4株。其余全收,收获种子400克,千粒重49.2克,备参加来年的产量初比试验。品系4029是来源于上一年4670的第4株(即:4670—4)。

2012~2013年度,F5代。品系5243表现抗寒好,穗数多,开花习性好,熟相好、综合抗病性好,灌浆速度快,矮秆,茎秆质量好,”V“字株型……决定升级参加来年的产量比较试验。共收获种子536克,千粒重54.2克。品系5243来源于上一年F4代4029的第4株(即:4029—4)。同年,品系4029的产量初比结果为:一个小区,区号为Q99,小区产量为9.24公斤,与对照(中麦175)的9.20公斤产量基本持平。

2013~2014年度,F6代。品系5243产量比较。小区排号为Q81、Q197。小区产量平均6.6公斤,折合每亩457.2公斤,比中麦175(445.9公斤)增产2.53%。田间表现有一定丰相,较矮秆(75厘米),“V”字株型,姿态漂亮,熟相好,穗层整齐,籽粒商品性佳。

2013~2014年度,F7代。5243进行大区产量比较。大区号26、27。共收获种子80.6斤,折合每亩579.4公斤,比对照中麦175增产4.8%。大区产量排名第四。同时在大区群体中继续选择单穗,共选择单穗136个。

2014~2015年度,高代穗系F8代。穗行8878,是上一年5243穗行群的第18穗系。表现抗寒好,穗子多,茎秆较矮(78厘米)多花多实,整齐一致,全收获。共收获种子472克,千粒重49.3克。

2015~2016年度F9代。品系8878产量比较试验。小区排号Q547等,三次重复平均产量579.2公斤,较对照济麦22增产4.01%,在此集团中,排名第四。群体表现:越冬抗寒性好,幼苗茁壮,茎秆较粗壮,株型V型,抗倒;株高73厘米,成熟早于济麦22两天,落黄好,自然条件下综合抗病性强,穗子纺锤形较大。籽粒表现:千粒重52.2克,籽粒评价:圆、饱、光。

8878的系谱编号为:2008BH48—8—13—4—4—0—0—18—0

8878主要缺陷、风险等及预防措施:8878在选育和试验过程中尚未发现较为明显的缺陷和种植风险,这些还有待于在接下来的区域试验和生产中去发现、去防范。

8878适宜种植地区:北部冬麦和黄淮北片的部分地区。

8878的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播量:北部冬麦区和黄淮北片播种期一般在9月底到10月上旬为宜,原则是靠北早一些,往南稍晚一些;中上肥力的麦田,基本苗应控制在16万~ 20万为好,地力较弱、墒情亏欠以及整地质量较差、播期后移等,都需适当增加播种量。2、整地:精细整地,秸秆粉碎深翻,施足底肥,浇足底墒水。3、管理:秋季或冬前降水浇水时,一定要在入冬适宜(昼化夜冻)时期浇好小麦越冬水;小麦拔节后,根据麦田群体表现和发育进程,可结合浇小麦拔节水追施氮肥一次,一般施用量在每亩15公斤左右,施肥时期和数量本着的原则是旺苗晚少,弱苗早多;小麦抽穗前后注意及时防治蚜虫和小麦的各种病害,提倡冬前防治小麦蚜虫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