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举报转基因中心无“活”可接,为何会一直空转?

退学博士实名举报某转基因检测中心档案造假,农业部将核查。北科报记者调查得知,该中心几乎没有承接过转基因相关检测业务。那该结构当初为何建立并一直存在呢?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博士生(已肄业)魏景亮近日在网络发文,实名举报所在的实验室存在部分档案造假情况。事件发酵后,魏景亮再次在知乎上发文,称自己爆料的目的不是为了反对转基因,并且贴出了自己所说的两张虚假报告的照片。

魏景亮本人和知情人士在接受北京科技报记者采访时都表示,其实涉事的转基因检测中心并无“活”可接,一直处于空转状态。既然没有相关检测业务,那这个中心为什么要存在呢?这其中又折射出我国转基因产业化过程中的哪些问题?

举报人:所里为保住“转基因检测中心”的牌子而造假

在公布的举报材料中,魏景亮称他原为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遗传育种方向的博士生,师从转基因猪研究专家李奎教授,而李奎所在的实验室同时为农业部转基因动物及饲料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该中心挂靠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李奎为中心常务副主任。


▲举报人魏景亮在其专栏中爆料并晒出了自己的肄业证书

魏景亮称“伪造”发生于2015年6月,由于三年一度的中心档案检查将在7月份进行,李奎动员大家在一个月内“赶工”补齐所有档案,需要补齐的档案包括对环境的记录,仪器检查校准,标准物质和所用试剂的使用记录,按年度进行的监督员监督工作记录等。5月份,魏景亮已被导师安排为中心的“档案员”一职,负责所有档案的制作和管理。此后近两个月里,魏景亮与其他老师配合,补齐了从2012年到2015年这三年来缺失的档案。

在电话采访中,魏景亮告诉记者,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赶作业”式编造档案,是因为实验室平时主要做转基因动物的课题研究,也就是说科研是主要任务,几乎没有外面委托的转基因检测项目,因此,作为检测中心这块的工作记录多是空白,但是“转基因检验测试中心”这块牌子是所里的荣誉,要保住这块牌子,所以只能编造档案材料。

在举报中,魏景亮并没有提供能直接证明造假的证据,不过魏景亮表示,这种编造纪录很容易查清楚,因为最近三年的档案都是他做的,但他在2014年底才成为档案员,而且集中抄写与随时记录的笔迹不同。

魏景亮表示,虽然他举报中心档案造假,但这不代表中心的检测能力不行,这是两回事。

事件发酵后,昨天魏景亮再次在知乎上发文,称自己爆料的目的不是为了反对转基因,并且贴出了自己所说的两张虚假报告的照片。

举报人:举报“与转基因安全性无关”


在电话采访中,魏景亮表示,他自己是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因此对于举报一事也非常谨慎,“我不希望舆论把这件事和转基因技术放在一起炒作,这件事也和目前市场上的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无关。”

一位从事转基因研究的匿名专家表示,假如魏景亮所举报的情况属实,那么这属于工作职守问题,或者实验室管理问题,而不属于学术不端行为,“学术不端是指类似于伪造检测数据,两者性质还是不同的,学术不端的性质要严重得多。”

魏景亮告诉记者,举报一事和他退学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和同事的一些冲突对他的情绪产生了影响。

在魏景亮提供的未公开的举报内容中,他表示退学是因为在2015年9月以后,由于他在社会上参加志愿者活动被新闻曝光,频繁的有媒体进行跟踪报道,以及一些相关的公司、个人和他联系,他在请示导师后,便以此为由离开了实验室。根据媒体公开报道,魏景亮所参加的活动是中国首例人体冷冻实验,志愿者帮助家属和美国的一家公司建议联系并达成协议。

到了2016年初的寒假期间,魏景亮便萌生了退学的想法,3月份提交了退学申请,5月份向中国农科院提交了举报材料。

官方回应:农业部调查组将入驻核查

事实上,在魏景亮提交了举报材料后,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便已介入了调查,畜牧所领导也多次找魏景亮谈话,但两方在对中心编造档案一事的性质认定上存在分歧,魏景亮认为属于造假,而所里领导则强调“我们该做的工作都做了,只不过没有专门的工作场所(检测工作),所以后来集中补了记录”。

此外,双方在补偿问题上也没有达成一致。

19日中午,记者短信联系李奎进行求证,但截止发稿时李奎未予回复。

19日傍晚,中国农科院在官网发布公告,称“农业部联合调查组将于明日进驻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开展核查工作,我院将积极配合,若反映的情况属实,我们将严肃处理。”


▲中国农业科学院声明截图

目前认定的国家级转基因检测机构有40个

目前,各方都已经提到,挂靠在畜牧所下的该检测中心实际上几乎没有“活”可接,等于是空转。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该检测中心名为转基因动物和饲料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但实际上转基因动物和饲料安全这两块都没有相关的检测业务。

根据相关规定,转基因动物要被批准产业化,需要做安全评价,但目前中国还没有转基因动物要上市,即使美国也只是于去年底批准了转基因三文鱼上市,没有出口到中国;在动物饲料这块,实际上饲料安全的评价中并不考虑转基因的问题,因为进口的转基因大豆除了榨油,大部分都拿去当饲料,相关主管部门认为,转基因大豆的目标基因、安全性都是反复评价过的,再对饲料进行安全检测是多此一举,所以也没有这块的任务。

另一位转基因检测机构专家则分析道,有些检测机构也可能是除了农业部委托的项目,外面的检测项目一般不接,因为这种检测一来不挣钱,二来也发不了论文,还可能节外生枝。该专家还表示,这些大的检测中心一般没有必要对检测结果造假,或者伪造检测报告,因为非常容易查出来,也犯不着这么做。

那么,既然没有相关业务,当初为何要成立该检测中心呢?

根据农业部的官方数据,目前认定了40个国家级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监督检验测试机构,承担农业部或申请人委托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定性定量检测、鉴定和验证实验工作。

记者查询到了40家机构的名单,挂靠于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所的这家检测中心即属于其中一家,也是名单中唯一一家以检测转基因动物为主要业务的机构。其它机构的检测内容包括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转基因微生物环境安全、转基因烟草、转基因作物种子质量安全,以及转基因生物产品成分等。

一位同样在转基因检测机构了解内情的专家对北京科技报记者介绍说,当初在农业部在布局转基因检测业务时,很多科研单位都去争取,经费投入只是其次,主要是证明自己的能力,所以会列举很多理由证明有在本单位设立这一机构的必要性,而农业部审批时,要考虑到业务范围的全覆盖,还要考虑地域分布以及政府系统分布问题。

“当初申请时都在2000年初,可能并没有预料到转基因动物的发展会这么慢,另外,农业部审批时可能也是觉得既然有这个业务范畴,也有单位申请,只要具备了条件,那这个检测机构就批准成立了。”该专家分析说。

由于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缓慢,相关检测机构后来几乎没有项目可接,但他们又不舍得被“摘牌”,因为这毕竟涉及单位的形象和荣誉,于是就成了今天的样子。

“如果把这些检测机构独立出去就没有问题了,但是买仪器、配工作人员需要一大笔经费,所以它本质上涉及到国家科研投入、科研体制的问题。”上述知情人士也这样认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