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育种大王” 一位73岁老人和90个水稻新品种

夏秋交替时节的江南,夜色提前拉开帷幕。晚上7点,嘉兴市农科院放缓了忙碌的脚步。在一栋老旧的二层楼房里,昏暗的灯光下晃动着一个敦实的身影,粗重的喘息声与不知疲倦的蛙声、绵绵的虫声以及大地本身的搏动声交织在一起,混合着汗味、泥味和稻花的香味。
简陋的办公室里,住着嘉兴农科院建院60年来育种品种最多、人称“江南育种大王”的姚海根。今年73岁的他,曾经当过19年的嘉兴农科院“一把手”,至今已育成水稻品种90个,品种覆盖大江南北。目前,创新的脚步仍没有停歇。
“现在中央提出要‘三省’——省肥、省农药、省工,在保持高产、优质的基础上,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这对改善环境很有好处,我们搞育种的人要往这方面努力。”尽管经常有一种岁数大了、力不从心了的无力感,但他仍坚持与时间赛跑,以一年三季的速度培育“三省”品种。
“一天没看见水稻,我就觉得不踏实。水稻也是艺术品,包含了真善美。艺术用文章、画、音符来表达作者的灵感和思想,我们是通过技术手段,把各种优良的性状,导入水稻当中,让它生长得更好,最后转化为生产力,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食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跟水稻“谈情说爱”一辈子的姚海根,大部分时间过得更像农民,在风吹稻浪的田野里,走出了自己的金色人生。
50多年来,姚海根促成了浙江等地晚粳稻主栽品种5次更新,选育的“祥湖84”、“秀水11”、“秀水63”是国家南方晚粳稻区连续三代对照品种,这些品种已在长江中下游稻区累计推广种植3.2亿亩,新增稻谷54亿公斤,直接产生经济效益94亿元。
每一次品种的推陈出新,都是缘于田野的召唤、市场的需求。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解决数亿人口温饱问题是中国的头等大事。经历了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8年的沉淀,以及在嘉兴农科所6年的寂寞求索,1979年,姚海根的育种处女作“秀水48”面世。他创新性地把国外抗稻瘟病种质与嘉兴丰产品种成功配组,打破了当时育种界“丰产不抗病,抗病不丰产”的定论,引发了早稻种植的一场革命,重病区增产达20%以上。紧接着,他通过遗传育种手段实现大穗与矮秆组装,培育成源库优化型晚粳稻新品种“秀水110”,亩产迈过500公斤大槛。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解决了温饱以后的中国人,开始追求有品质的生活。在“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的市场浪潮中,追求高产的姚海根开始为育种设定另一个重要目标——优质。
2016年1月8日,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作为“晚粳稻核心种质测21的创制与新品种定向培育应用”项目第一完成人,姚海根捧回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嘉兴在农业与生物技术领域获得的科技进步最高奖,代表着姚海根的优质水稻育种走在了全国前列。
这一刻,距离这个项目开始已经32年。其间,他平均每天工作至少17个小时,记不清多少次,因为天太闷热,他差点晕倒在稻田里;记不清多少次,因为边骑助动车边思考育种问题,连人带车摔倒在沟渠里;记不清已有多久没有回嘉兴市区的家,甚至记不清女儿新家在哪个小区、房子是几幢几零几……他的忙碌只属于大地。一年365天,他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如今,在杭嘉湖平原上,在江苏、上海、安徽等省市的大片稻田里,姚海根主导的“测21”项目品种及其衍生品种,正在世代耕种的土地上演绎出气势恢宏的丰收之歌,3.5亿余亩的成果推广面积,创社会经济效益60多亿元!
在姚海根看来,水稻不仅有生命,有灵魂,而且如同神灵一般神圣不可亵渎,需要向它奉献出最虔诚的全部的爱。因此,对个人生活毫无要求的他,对工作要求近乎苛刻:每一棵采撷下来的稻穗,要像对待出嫁的姑娘一样呵护备至、梳妆整齐;对每一份育种材料,要摆放有序,并进行“家族”归类;对每一个实验数据,要及时记录并确保无误……
“育种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接受挑战、应对挑战的过程。现在,绿色安全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唯有不断超越、不断攀登,才能有立身之本。‘三省’品种就是顺应了这一时代需求,也可能是我有生之年最后一次挑战,一定要竭尽全力达成!”姚海根说,育种是一场马拉松赛,必须永远保持奔跑的姿势,才能不被时代淘汰。人的一生,只要梦还在,希望就在。只要心愿在,行动就在。(应丽斋耿俪洳孔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