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致力于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

“十三五”时期,北京将大力发展都市农业新型业态,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地的关键阶段。

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发布会,正式对外发布《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北京市委农工委书记、市农委主任孙文锴介绍,“十三五”时期,北京将大力发展都市农业新型业态,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积极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打造全国种业创新中心、交流交易中心和企业聚集中心。

现代农业

带动调结构转方式

“在‘十二五’时期,北京把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率先基本形成了城乡经济社会体化发展新格局。”孙文锴如是说。

孙文锴表示,在城乡规划布局和产业发展领域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经过5年的努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显著提升。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地的关键阶段。

“全面建成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深入推进调结构、转方式,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全面实施菜田补贴,建设一批蔬菜生产专业村镇,打造‘北京安全农业’品牌,农产品‘三品一标’覆盖率提升到60%以上;大力发展都市农业新型业态,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积极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打造全国种业创新中心、交流交易中心和企业聚集中心;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办好世园会、世界休闲大会等农业展会。”孙文锴讲道。

《规划》中提出,“十三五”时期,按照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城镇居民、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全市农民平均水平的要求,提前实现农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力争到2020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万元,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我们将按照因村施策,政策聚焦,精准帮扶,确保低收入农户提前实现收入翻番。”孙文锴说,通过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增加农民的家庭基本收入。

多措并举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规划》中提出要充分发挥郊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中心城—新城—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的城镇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着力抓好城乡结合部建设,全面完成城乡结合部三年行动计划,并疏解人口50万。统筹规划建设一批功能性特色小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同时,加快发展生态服务型沟域经济,到2020年,建成一批山区特色精品小镇和山区特色生态村。

另外,全力推进农村地区实施“煤改清洁能源”和“减煤换煤”工程。加快农村地区能源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农村能源、供暖等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基本实现平原地区农村“无煤化”,打造一批无煤村。

《规划》从三个方面对郊区生态环境建设进行了安排。农业方面,全面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林业方面,继续开展38万亩平原地区造林绿化工程,巩固绿色生态屏障。水务方面,全面治理山区水土流失,重要河湖水系实现还清;集中建设连片湿地。

北京市农委副主任、市农业局党组书记吴宝新指出,未来将围绕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农业生产的生态功能,建设国家示范区,全力打造生态环境友好的都市农业升级版,使北京成为全国都市农业引领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率先在全国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