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绿色发展思路 保护农业生态资源

农村拥有源源不断的绿色资源,成为彰显城市品质不可缺少的生态本底。近年来,我市坚持“绿色发展”思路,全力推进基本农田、生态绿地、河流、稻田、湿地等农业生态资源的保护,努力提升整个城市的绿色生态基础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遏制农村面源的污染

化肥零增长 小春不见烟

9月的天气依然很热,可走进位于金堂县又新镇的正鑫农业公司,空气中竟没有异味,让人根本不知道这竟是存栏60万只种鸡的大型养殖场。“没想到现在的养鸡场这么现代化!”路过的市民纷纷感叹。正如市民所感受到的,我市的现代养殖业早已不再是传统印象中又脏又臭的模样。据悉,通过科学规划产业布局、限期关闭禁养区畜禽养殖场、大力推广污染防治技术等措施,我市实现对全市畜禽养殖污染全面治理,大力推广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全面应用粪污处理技术和工艺,部省市级标准化示范达到187家。

而在崇州集贤镇一片稻田内,今年由市农技总站开展的“化肥零增长”试验示范大获成功。据悉,“十二五”期间,我市大力加强农业清洁生产,推进种植业污染防治,每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00万亩,指导农民用物理、农业和生物防治的方法防控病虫害,化肥、农药总施用量逐年递减,对防止农田土壤和水体环境污染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这也是我市有效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坚持把秸秆综合利用作为秸秆禁烧的治本之策来抓,因地制宜推广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免耕覆盖沃土还田等技术,今年小春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91%,实现了“不见烟雾,不见火光,不见黑斑”的目标,有效保障了成都市的空气质量。

建设幸福美丽新村

看得见山水 记得住乡愁

刚刚过去的中秋佳节,郫县三道堰镇青杠树村迎来了四面八方的客人。花田间拍照,荷塘中泛舟,在清新的空气中喝茶,在小别墅的院子里赏月……在美丽新农村里,市民们其乐融融,度过了一个惬意的假期。不仅是青杠树村,在广袤的成都平原还有崇州市白头镇五星村等生态美丽的村落如珍珠般散布,形成了“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新画卷。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按照党中央和省委关于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的系列工作部署,我市按照“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规划建设理念,持续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充分利用林盘、水系、山林及农田,深入挖掘文化底蕴,合理考虑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半径,同时统筹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和文化传承,目前全市已累计建设幸福美丽新村1615个,创建幸福美丽新村示范村324个,建设“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106个。

同时,成都市还深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深化基层民主管理。借鉴城市管理经验,我市全域实施以棚户区、城中村、老旧院落、老旧市场改造,大气雾霾、河渠污染、交通秩序、市容市貌、违法建设、农村环境治理为重点的“四改六治理”工作,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发挥农村社会组织和农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作用,引导村民建章立制,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实施新村聚居点的自主服务管理。

绿色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