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黄淮海区田间开放日 会议纪要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2016年黄淮海区(鹤壁)田间开放日

会议纪要

2016年9月11日,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在鹤壁市举行黄淮海区田间开放日。首席科学家张世煌、岗位专家(李新海、王振营、郭庆法、李潮海、王振华、石洁、张吉旺、孟昭东、王群)、黄淮海区试验站长及团队成员、合作企业代表等90余人参加了活动。

11日上午,与会代表先后观摩考察了循环选系材料、美国自交系配合力测定、依托体系平台建立的联合体试验、新品种新组合展示、黄淮海新品种联合鉴定等试验,并认真评价了相关循环选系材料及美国解禁自交系所配组合。

11日下午,王振华、李新海研究员主持召开了讨论会。与会代表围绕黄淮海地区玉米育种遇到的问题及2016年考察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形成一致意见。

1、关于近年黄淮海区玉米锈病发生较重问题

近年黄淮海区锈病发生较重,尤其2015年锈病偏重偏早发生,严重影响了当地玉米生产。会议提出首先要选择抗病种质,除了很好地利用PB种质外,还要对引进的300多份美国自交系做锈病鉴定。建议玉米抗锈病鉴定不仅在北方做,还应在海南鉴定,同时在育种过程中应当在锈病发生较重地方对锈病加大环境胁迫,进行抗性育种。

2、关于玉米耐高温、结实性问题

2016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黄淮海区高温导致玉米出现秃尖严重等结实性差问题,会议认为,黄淮海区域每年气候差异较大,秃尖每年都会不同程度出现,尤其是类先玉335品种,雄穗分枝和花粉量少,遇高温秃尖较为明显。会议建议在材料选育过程中,为了抵御不良环境气候(高温干旱、阴雨寡照等),应在充分利用美国种质的同时,加大对国内本土种质尤其是四平头种质的改良利用;同时,实行高密度育种,自交系早代要有较大群体,种植密度要达到10000-12000株/亩、杂交种的测试密度要达到6000株/亩以上。这样做的目的是暴露和淘汰各种隐藏的“杀手”基因。

3、关于玉米倒伏及耐密植育种问题

2016年黄淮海区玉米不仅结实差、秃尖重,还出现倒伏,说明当前要加强高密度育种技术应用;在早代选育过程中,应加大种植密度,才能暴露和淘汰“杀手”基因,筛选出抗性较好的材料。耐密育种同时应做好早代测验,F1、F3在海南加代和测配,F2、F4在北方鉴定测交种,不仅能减少工作量,也能加快选育步伐。

4、关于玉米穗粒腐、霉变问题

玉米穗粒腐、籽粒霉变是导致玉米品质下降的主要因素,大家讨论认为,在下一步调查过程中,应关注玉米穗粒腐、籽粒霉变等问题。育种者需要考虑抗霉变材料的收集与选育。

会议结束后,首席科学家张世煌讲话。他认为,目前全国玉米育种转型整体推进较快,进展良好,品种创新加快,尤其今年进步明显,但发展不平衡,今后玉米改良与创新空间依然很大。在前育种研究方面,体系要起主导作用,前育种研究不仅体现公益性,也是科企合作的切入点。目前科企合作需进一步加强,连续四年的种业“寒冬”,种业公司不得不削减研发经费,不利于种业发展。加强科企合作不仅能救活部分企业,也缓解科研单位的经费压力,是科研机构进步发展的机会。接下来他又通报了体系建设情况,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经过9年的发展比较平稳,育种研究室基本解决了育种理论和方向问题,提高了育种创新的积极性,明确了育种方向、技术路线和种质基础;各功能研究室培养了一支年轻队伍,带动了学科发展。今后,各项试验任务的实施要规范化、数据采集要准确化,尤其是依靠体系建立的品种试验联合体,应加强管理,规范试验。

最后,李新海研究员对会议作了总结。他认为目前玉米育种发展形势、方向基本确定,技术路线还需进一步完善,同时要加强科企合作力度。体系运行9年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运行机制,首先是对体系公益性科研的定位,体现在前育种技术的交流;第二是玉米产业技术方面“一机两改一保障”包含着机械化、农业现代化思维方式,围绕机械化改良品种,植保、土肥与机械化同步;第三,体系任务形成和分配机制已经形成,每年进行调研,梳理,形成任务规划,然后对任务进行分析、分解。任务分配过程中要求岗位专家对岗位任务和执行能力要有充分认识;试验站的任务主要为面向主产区的技术熟化、集成和示范;第四,体系已经形成6个学科、4大区域、四横六纵的组织机制,任务形成的组织机制得到了很好的保障。今后面向下一步工作,要逐步推进,面向产业重大问题,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起草人:常建智、王振华)

2016年9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