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转基因“大妈说了不算”,大妈怎么想
转基因安全问题大妈们说了不算,但大妈的感受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海南省农业厅副厅长寇建平近日在一个有关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科普讲座上表示,中国目前上市的所有转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转基因安全不是隔壁王大妈说了算,而是专业权威机构说了算,要用试验来证明”。
转基因食品安全与否,的确不是大妈说了算。首先,这是一个专业判断,大妈并没有这个能力。就算之前聪明者如崔永元和方舟子,曾经就此争论得沸沸扬扬,局外人还是无法得出准确结论。其次,这是一个复杂判断,即便是专业人士也可能给出不同意见,说出不同见解,作为知之不多的普通人,就更容易雾里看花,摸不着头脑。再说,人们对新生事物的认知总处于不断接近中,今天的结论明天就可能被推翻或证伪,所以,有一些质疑和担心并不是什么坏事,出现一些争议,也属于正常现象。
诚然,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大妈没有发言权。她们不是专家,她们所知不多,她们也缺乏理性分析的能力。但是,大妈有自己的感受和担心——转基因食品是不是真的安全呢?这种担心不仅在大妈身上存在,在所有关心自己生命健康安全的群体身上,都存在。他们其实都是说了不算的大妈。所以,即使对于很多新生事物,人们的质疑在专业人士看来显得有些可笑;但是,这种质疑背后的感受是真实的,这种质疑背后的担心是迫切需要消除的。因为,这是人们的正常反应,这种正常反应背后隐藏的诉求,需要得到积极的回应——用更多更有力的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
有人会说,专业权威机构不是给出了证明吗?问题是,这种证明能否换来公众的直接信任。在某种意义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还是一个信任问题——当人们对于一些事物陷入一种习惯性怀疑时,即便他们所接受的信息是确定的,他们也会习惯性怀疑。在社会学上,这个现象叫“塔西佗困境”。显然,面对“塔西坨困境”强调专业的权威,强调大妈说了不算,是无法获得更普遍信任的,反而会让大妈们更加焦虑,她们会觉得自己的感受被忽略了,内心的担忧被无视了。这一点,从新闻的跟帖可以看出。
面对这种认知层面的分歧,需要一个表达共同体来弥补裂痕。在这个共同体中,一方面,人们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表达和争论的目的是形成共识,而不是站在自身的立场上自说自话;另一方面,人们有着共同的表达习惯和话语,虽然争论可能激烈,但是彼此充分尊重对方的表达,并且愿意采用对方熟悉的,能够接受的话语体系进行阐述,以便更有效率地达成共识。如此,在公共话题讨论时,人们才不会陷入“鸡同鸭讲”的对立之中。一些公共话题在讨论时之所以偏离理性的轨道,要么是夹杂了太多私利,要么是话语体系、价值体系完全不同。
这就意味着,在看到大妈说了不算的同时,要多倾听她们的感受,并且使用她们能够听得懂的话语,看得懂的资料,提供更多增加她们判断依据的材料。这才是一种更负责任的公共讨论。毕竟,大妈们是转基因食品的直接使用者和判断者,当她们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头雾水时,更需要有人进行引导和辅导,而不是简单地斥之为愚笨、不可救药,或者干脆把大妈们绕开,因为她们说了不算。在转基因食品面前,所有一知半解和心存疑问的人,其实都是待引导的大妈。如果这些人都不能接受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转基因食品也就不可能被市场广泛认同。
公共话题讨论是一个会让人心浮气躁的过程,那些知道不多,意见多多的大妈们,有时确实让人心烦。但没有办法,既然是公共话题,就必须想方设法说服她们,就必须让大妈们心悦诚服地接受结论。要不然,大妈们不会买账,所谓的共识也不可能真正走进人心。
总之一句话:转基因安全问题大妈们说了不算,但大妈的感受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