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网 专题】《“三区”科技人员扶贫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扶贫澜沧县纪实

从澜沧县实际需求出发,充分发挥其气候条件与生物资源优势,利用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科技人才和技术优势,结合澜沧县产业发展规划,与地方政府、科技部门及龙头企业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制定了帮扶规划与实施方案,通过科技试验示范区建设,提升澜沧县科技创新能力,推进澜沧县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支柱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实现脱贫致富。

普洱茶生产工艺改良与品质提升

茶产业是澜沧的传统产业,其发展对当地经济,特别是农民脱贫致富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茶加工生产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且大多以家庭小作坊生产,加工技术滞后,技术不规范,缺乏可控质量标准,以致于很难形成有市场竞争力产品及品牌。

基于此,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项目将结合澜沧县普洱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研制出适合澜沧茶叶的“普洱茶粬”,通过在澜沧县勐朗镇大林窝茶厂进行人工茶粬生产普洱茶研发示范,完善普洱茶后发酵的规范化、现代化生产工艺,规范普洱茶生产加工,建立标准质量控制体系,提升产品的质量,打造普洱茶品牌,目前已推出了佛房、悠芳斋和庆宣和三个新的普洱茶品牌产品。

已现场指导培训茶农及茶企技术人员100余人次,利用新工艺生产普洱茶16吨(其中台地茶14吨,古茶2吨)。目前已售出产品5吨,全部售出后可实现总利润342319.5元。

产品“佛房” 产品“悠芳斋” 产品“庆宣和”

厂房 茶叶加工

食用菌复合生态栽培示范推广

根据市场需求,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针对澜沧土壤、气候条件与农作物下脚料,进行适宜栽培食用菌菌种的筛选和引种驯化。

同时,澜沧野生食用菌资源丰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建议可选取市场前景好的类群进行人工驯化与新品种研发。充分发挥澜沧优良的土壤与气候资源优势,利用农作物副产品和加工下脚料,结合有机农业的发展规划,在林下、稻田和茶林下进行食用菌的仿生栽培,发展“林菌、稻菌、茶菌”互作复合生态种植模式,在生产食用菌,增加森林、稻田、茶园收入的同时,大大节省稻田和茶园耕作与有机肥的使用成本,促进作物生长,提高抗病虫害能力与自然产量。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通过实地调研共筛选出了彩云菇、露水鸡枞、紫木耳、裂褶菌、榆黄蘑、香菇、竹荪7种适宜在澜沧种植的食用菌种类,开发前景广阔。在茶园内种植一季彩云菇,每亩产鲜菇不低于1500公斤,以市场价每公斤3.5元计,亩产值可达5250元,种植彩云菇的收入可超过茶叶本身的收入。轮种竹荪可为每亩稻田增加5000多元的收入,产量与产值均达到了预期目标。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协助当地培养技术队伍,“公司+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对促进当地“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可解决当地1000多个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为农民年增加收入400余万元。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并根据澜沧实地情况制作技术手册,对菇农进行“茶园-彩云菇”套作与“稻田-彩云菇”轮作栽培种植、管理与采收培训。预计培训将超过10000人次。

“茶园-食用菌”套作栽培模式示范

“稻田-食用菌”轮作栽培模式示范

咖啡发酵工艺推广应用

澜沧县种植的咖啡品种是传统抗锈品种卡蒂姆系列。但是,由于咖啡生产加工技术粗放,导致咖啡质量参差不齐,绝大部分产品只能以低价的统货出售。随着主要咖啡收购商对咖啡种植加工流程管控的进一步加强(如4C认证,公平交易认证,有机认证等),云南咖啡价格也进一步受到国际市场打压。

中国目前没有强有力的咖啡品牌能够抗衡进口品牌,咖啡主要以原料方式出口欧美等发达国家,而国外成品咖啡又以高价返销国内,形成恶性循环。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项目对现有咖啡品种很难达到精品咖啡豆品质的问题,采用科学加工工艺和发酵工艺,通过现代发酵工艺的应用,有效提高咖啡生豆内在品质,打造本地优质咖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咖啡烘焙工艺,创建自己的咖啡品牌。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在澜沧县勐郎镇麻卡地咖啡基地开展咖啡新技术推广应用,采用新干法和半干法加工工艺处理2吨咖啡鲜果,同时用外源酶对2吨咖啡生豆进行发酵处理,根据咖啡内在成分的分析确定相应的烘焙工艺,生产了3个优质烘焙豆产品,并帮助企业打造了麻卡地咖啡品牌,目前已进入市场营销。投入咖啡原料及加工等成本费用202.8元/公斤,按成品批发价360元/公斤,增值157.2元/公斤。已现场指导培训咖农及咖啡企业技术人员50余人次,完成了咖啡生豆加工工艺改造,建立了适合不同咖啡原料的烘焙工艺。

咖啡生豆3种优质咖啡终端产品

现场指导加工环节

来源:http://www.wokeji.com/special/2016/2016kjfp/kjrb/201609/t20160912_2842807.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