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农业科技援非成为中国经验
在G20杭州峰会开幕前夕,央视记者前往坦桑尼亚,专访了由重庆市政府承担、市农科院承办的“中国援助坦桑尼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的实施情况。9月2日晚,央视《焦点访谈》以此为成功案例之一,“以中国经验助力非洲发展”为主题,进行了采访报道。重庆承担这一援非农业项目的成功,树立了援非的中国形象。
报道中,央视记者劳春燕实地走访了种粮农户柯莱特斯。柯莱特斯家中的3公顷水稻田是全家的主要经济来源,以前每公顷水稻田只能收获3-4吨(亩产200.0-266.67公斤),全年收入不到1万元人民币,夫妻俩和4个孩子生活过得很拮据。2013年,柯莱特斯参加了中国援坦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举办的培训班,学习了中国的水稻栽培技术,在中国农业专家的帮助下,他家的水稻产量当年就实现了翻番,每公顷产量增加到了7-8吨(亩产466.67-533.33公斤),收入近两万元人民币。如今3年过去了,柯莱特斯的生活不再窘迫,并憧憬着未来。中国农业技术在坦桑尼亚的示范推广,为当地柯莱特斯一样的千家万户农民开辟了成功的脱贫致富道路。
坦桑尼亚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50%。为提升服务国家对外战略,促进双边关系发展的需要,国家商务部和农业部与坦桑尼亚农牧渔业部合作,于2007年立项建设中国援坦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重庆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交由市农业科学院牵头承建,在国家商务部和农业部等国家部委及重庆市外经委、市农委、市科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市农科院全力以赴、积极作为、克服困难,快速推进了示范中心的建设和运行。援坦农技示范中心作为坦桑尼亚农业发展的公益性平台和综合性农业科技传播基地,担负着农业科技的试验研究、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等服务于坦桑尼亚农业发展的多重任务,技术合作内容主要包括水稻和玉米等粮食作物、蔬菜和香蕉等园艺作物和蛋鸡养殖等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人员培训和农机展示等。示范中心建成5年多来,我院先后选派了30余名专家赴坦,累计为1500多户当地农民提供了水稻、玉米、蔬菜、香蕉组培和蛋鸡养殖等中国农业技术培训,为3600多人次开展技术咨询,带动了当地农业农村的发展。
示范中心在建设和试验、示范与技术培训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得到坦方高度认可并引起国际相关机构的关注。坦桑尼亚时任总统基奎特亲自出席示范中心的移交仪式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高度赞扬了我们的农业专家和农业技术。坦桑尼亚农业部官员和种植、养殖业顶级专家,对示范中心试验展示的中国品种与技术极其佩服,对示范中心所取得的成就赞口不绝。中心示范的中国技术与品种,也深受当地农民的欢迎,大家都愿意学习中国技术与试种中国品种,并接受中国专家的指导。示范中心先后迎接了50多个国际机构及国家使团的访问,包括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银行、盖兹基金会、国际水稻研究所、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及美国、日本大使、美国国际开发署、日本国际合作机构、韩国国际合作机构等。
中国国家领导人更是高度重视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发展。2013年3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坦桑尼亚,期间示范中心援非专家受邀出席会议,聆听了习主席的重要讲话;2014年6月24日,国家副主席李源潮访问坦桑尼亚,在中坦两国建交50周年招待会上,特别谈到了援坦农技示范中心的重要性;2013年5月20日,全国人大前副委员长路甬祥访坦时评价到,示范中心的中国农业专家将中国先进的农业技术带到了坦桑、带到了非洲,在坦桑尼亚的田间写出了好文章。2014、2015连续2年,援坦农技示范中心被中国驻坦大使馆授予“公共外交先进单位”称号。
中国援坦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建设模式,为我国援非项目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成功道路,这也充分体现了在全球宏观政策框架下中国所秉承的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