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金土地”上写芬芳

蝉联“小麦亩产千斤市”、打造成全省首个“吨粮市”、 特色优势产业稳中趋优、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成效显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成长、农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断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崛起……市第三次党代会以来,亳州农业在默默耕耘中向中国粮仓贡献着自身力量。

201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366.58亿元,比2010年增加130.6亿元,增长1.8倍;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9738元,比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689元增长1倍,这组直观的数据成为我市农业成就的见证。

满地芍药红

“皖北粮仓”更加充实

“五月芍花红,六月麦浪滚。”农业大市亳州的农民用这样一句话概括了这里的农业特色。

作为中华药都,芍花是千年古都亳州的市花,是这座城市鲜明产业特色的代表,百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的盛况,为这里的农民增收提供了保障。

身为皖北粮仓,小麦是亳州大地粮食作物的主打,是这个“全国面粉加工强市”的发展基础,小麦亩产千斤市荣耀的背后,是这里的农民为国家粮食安全长期的默默奉献。

2016年6月,亳州大地金黄麦浪翻滚,600多万亩小麦开镰收割在即,看着穗大粒饱的小麦,每一位麦农都会喜上眉梢,种粮大户田慎森就是其中一位。

田慎森是谯城区大杨镇聂关村的种粮大户,几年前他通过土地流转,把附近村里的土地都给承包了下来。单单是小麦,田慎森每年就要种八百多亩。

“去年每亩收入在一二百元之间,今年我的小麦亩产达到600公斤,收入会提高不少。”田慎森说,今年他和一家面粉加工企业签订了回收合同,每斤小麦价格1.15元左右,每亩小麦能卖到1300元,去除承包费用和各项田管开支,今年每亩地的利润在300元左右。

令田慎森高兴的是,除了小麦的好收成,还有订单式农业的发展模式以及政府对种粮大户的科技帮扶。有了政府和农业部门的科技帮扶,种粮大户从种到收,都不再为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担忧,农业部门定期到田地里开展的技术指导,为种粮大户增产增收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近年来,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粮食生产连续迈上两个新台阶。2012年全市小麦平均单产达到502.1公斤,成为全省唯一“小麦亩产千斤市”,2015年粮食总产达到485.2万吨,比2010年增加69.4万吨,建设“吨粮田”500万亩,成为全省首个“吨粮市”。亳州市及三县一区多次被国家、省评为“粮食生产先进单位”。

农业是稳民心的产业,农民是定乾坤的群体,农村是安天下的根基。

如今,在小麦高产攻关、玉米振兴计划、农民收入赶超计划等一系列措施的稳步实施中,亳州正在由传统的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兴农富民的凯歌正越奏越响!

结构调整助农脱贫

脱贫攻坚,可以说是近阶段的高频词,对于亳州这样的农业大市来说,脱贫的任务主要在农村,经过不断的探索,农业结构调整在助力脱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谯城区观堂镇张各村村北侧,一片50亩的标准化蔬菜种植大棚格外醒目。该村贫困村民张从和正在大棚里采摘辣椒,准备运送到附近集镇上销售。

“以前想种大棚蔬菜,可缺少资金。现在有了政府的支持,有了村里致富带头人的帮助,我也有自己的大棚了,这一个棚一年能收入一万多块。”62岁的赵从和属于因病致贫,儿子又是聋哑人,整个家庭日常生活较为困难,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村民都是实在人,我看大家干活都很可以,就想着在家里发展大棚种植,流转了50亩地发展了75个大棚。其中有三个贫困户跟着我干,我不收他们一分钱,全当帮自己邻居了。”大棚基地负责人、该村村民孔四华说。

32岁的孔四华在北京打工挣到了一些钱后便想回家乡发展,于是便承包了50亩地发展蔬菜大棚,并成立了孔得利农民专业合作社。

“从大棚建设,到蔬菜种植、管理、销售,我给合作社农户提供一条龙服务。他们愿意自己销售的可以自己销售,自己没能力销售的,我全部承包直接输送到城里的超市。”孔四华说,除了赵从和,村里愿意跟着他干的贫困户还有臧大宝、秦井花两家。

赵从和介绍说,在建设大棚时,镇里为这三家贫困户每家补助了6000元,其他的开支都由孔四华支付。除了大棚蔬菜的收获,贫困户在基地里干活,每天也有七八十元的工钱收入。

“这让贫困户对生活有了信心,自己也积极主动去干活了。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脱贫致富就不再困难。”张各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市政办下派干部马辉说,村里在道路建设、农民技能培训、农业结构调整、光伏扶贫等方面也不断努力,效果正逐渐显现。

市农委相关负责人李士林介绍说,近年来我市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创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14个、省级13个、市级28个;2015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97万亩,其中设施蔬菜60万亩,分别比2010年增加22万亩和4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和总产均稳居全省第2位;水果种植面积8万亩,比2010年增加4万亩。

作为亳州的特色,目前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110万亩,其中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我市创建国家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9家、省级17家、市级185家;2015年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0%,比2010年提高25%;肉蛋奶总产41.5万吨,“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3.17%。

新主体激发农业新活力

谯城区十河镇大周村是远近闻名的蔬菜专业村,走进该村,一幢幢漂亮的小楼房映入眼帘,水泥路宽敞平坦,卫生院、养老院一应俱全,老人和孩子正在设施齐全的广场上健身娱乐。

这个村子能够建设得像城里的小区一样功能齐全、设施完备,主要得益于该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村民们在天意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带领下,靠种植蔬菜让土地的效益翻倍增长。

大周村村民、合作社成员薛学中说,每到冬季,天意蔬菜合作社日光温室里春意盎然、生机勃勃,一株株黄瓜青翠碧绿、一串串火红的番茄挂满枝头,看上去着实让人欢喜。更让人高兴的则是蔬菜的价格,黄瓜的收购价每斤就可以卖到5.5元,一个温室棚就能产生5万多元的经济效益。

天意蔬菜专业合作社在成立之初就注册了“天意”牌蔬菜商标。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在全国数十个大中城市打响了“天意”蔬菜品牌,合作社生产的黄瓜、番茄、苦瓜、辣椒、马铃薯五个品种先后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在我市,除了像天意合作社这样的“生产型”合作社,农机服务、植保服务、销售服务等“服务型”合作社也快速发展,这也催生了一批新型农民,他们像工人一样,按时到合作社流转的土地里上班,靠着自身技能过上幸福生活。

“新生代农民在农业种植方面缺少经验,部分农民不愿意从事从业生产,热衷外出务工,这就需要我们这样的‘职业农民’为他们服务,这也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谯城区年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松年说,他把服务的田地进行了网格化管理,每一个区域都有专人负责,既确保了丰产丰收,赢得了种植户的认可,也让“职业农民”有了挣钱的岗位。

为破解农村今后“谁来种田”问题,我市大力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市农委农经站站长赵海涛介绍说,目前,全市农民合作社发展到10652家,实有成员64.7万户,占农户总数的55%。家庭农场从无到有,自2013年启动注册登记以来,目前已经发展到3374家,其中市级以上示范农场169家。

我市还积极发展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为基础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进各新型经营主体间联合合作,优势互补,全市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已发展到52家。

同时,围绕农业“耕、种、收、管、烘、储、销”等需求,大力培育多元化、多形式、多层次的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目前,我市农业植保专业服务队发展到2100支,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到1280家。

农业产业化蹄疾步稳

2016中国安徽(合肥)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将于9月9日,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此次农交会,我市将重点围绕“发展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基地、推进食品工业发展,实施生态循环农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主题,重点展示亳州现代农业发展成就和重点企业风采,宣传推介休闲农业精品线路和生态循环农业示范模式。

近年来,我市不断提升农业类企业科技水平,涌现出了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升,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民增收。

身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安徽瑞福祥食品有限公司,就是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典型。该公司自成立以来,通过技术革新、资源循环利用及内部科技创新、节能挖潜等措施,延长了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丰富了产品体系,逐步发展成为全国农产品深加工经营示范型企业。

该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与外界合作,开发出多项新技术、新成果并应用到生产经营中,尤其是在小麦DDG(高蛋白饲料)提取方面获得了工艺突破,实现了小麦酒精糟液的资源化利用,既解决了环保问题,又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像瑞福祥公司这样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促进农民增收过程中发挥着显著作用。近年来,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2015年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96家,比2010年增加283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5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30家,实现产值606.2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加140家和393亿元。

亳州现代中药被省政府授牌列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亳州(谯城)现代中药产业园被认定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谯城区大杨粮食产业园和古井粮食加工园、涡阳县小麦加工产业化示范区、利辛县农产品加工园、蒙城县农产品加工园被认定为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区;温氏、鹏欣集团、五得利面粉及康美药业、修正药业等一批上市公司及国内知名企业纷纷落户亳州。农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全市拥有涉农著名商标99个、中国驰名商标6个、省名牌产品称号38个,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6个。

三大工程助“农”升级

市农委主任应国君介绍说,我市农业工作将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食品工业发展工程、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工程等三大工程,坚持稳中求进、优中求快的总基调,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

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实施方案中指出,到2020年,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取得积极进展,产品优质安全,农业资源利用高效,产地生态环境良好,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更加完善,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基本形成。

食品工业发展实施方案中指出,到2020年,力争食品工业产值比2015年翻一番,总量突破600亿元,年均递增15%左右;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达到300家,年产值亿元以上加工企业达到100家、超10亿元达到15家,力争打造年产值50亿元以上企业1家、100亿元企业1家;培育产值200亿元食品产业集群2个、100亿产业集群1个。

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实施方案中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力争2020年,全市现代中药工业(产业实体经济)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中药商贸流通业交易总额(新兴业态电子商务线上交易平台)突破1000亿元,现代中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220家,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中药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力争达到35%。

挂图作战催人进,跨越发展正当时。随着“三大工程”的稳步实施,我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将不断提高,农业产业绿色转型将持续推进,农业生产新业态将迅猛发展,农业经营新体系将科学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将显著提升,从而助力我市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农业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