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业难迈三道坎
玉米种子市场需求量年际变化较小,库存主要集中在供给侧,过剩表现在:新审定品种多,制种面积大,市场经销迟滞。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约5.5亿亩,玉米种子市场需求10亿~12亿公斤,据农业部资料,2013~2016年分别余种5.5亿公斤、10.0亿公斤、12.0亿公斤、7.5亿公斤。种业链条环环牵制,审定品种多、制种面积高、经销企业乱,是玉米种业去产能难迈的三道坎。
审定品种多 压缩品种羁绊太多
每年春节刚过,国审和省审的玉米品种都会迅速面世,为的是让企业老板赶上趟去西北繁殖种子。现今全国玉米育种摊子有800多家,还有难以计数的个体户。育种门槛低,搜几份材料、租几亩地就可以搞育种,两三年就能鼓捣出好多个高仿、初仿组合。在产量、质量、适应性上都与真品种媲美的“新品种”不断通过审定。以玉米主产省为例,每年参加预备试验的组合少者300~400个,多者700~800个。若选拔5%的组合,也就是15~20个或35~40个;若选拔10%的组合,就是30~40个或70~80个。无论是企业自己审定还是高价购买的品种,都要千方百计扩繁种子,根本不会考虑玉米种子库存高企的情况。据悉,2015年国家和玉米主产区审定品种有500多个,而当年生产应用10万亩以上的品种有1000多个。
去库存并不是单纯地减少供种量,必须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完善才能打赢去库存持久战。控制审定品种数量是减少产能过剩之源,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又是一个躲不开又必须迈过的坎。当下玉米育种主体在科研院所,80%以上的育种人员、种质资源、科研经费集中在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培育和审定品种是刚性任务,目的是成果、职称,并不考虑市场需求。而企业培育品种以适应市场竞争和盈利为目的。当下种子产业育、繁、推脱节,压缩审定品种数量会遇到体制和机制的诸多羁绊。“把种子企业建成科技创新的主体”,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魄力。
制种面积大 调减基地任务艰巨
新世纪以来,西北地区集中建设玉米制种基地,凸显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家级繁种基地被誉为农业发展的样板。政府通过规划组织玉米制种,农民不愁种也不愁卖。种大田玉米折合亩收入约1000元,而玉米制种田保底亩收入不少于1500元。更重要的是,春种,签约的制种企业给农户赊销种子、化肥、农膜等;夏管,有技术员在地里提供技术服务;秋收,有经销公司上门收购和运输。以订单和契约形式组织生产,弱化了农户的市场风险,玉米制种业成为“黄金产业”。
繁殖种子已成为基地农民的固定职业。制种企业通过地方政府与农户签定协议,并未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双方合作的随意性很大,缺乏诚信。调查显示,种子紧俏时,企业能够及时收购,现金提货;市场疲软时,企业随意减收,压级降价。而一旦制种面积没有落实或企业拖延收运,农民立马就会聚集在市县政府门前,制种基地每年都会发生农民聚众上访事件,地方政府通常以维稳为由,采取多种措施满足和稳定农民的制种面积。
种业供给侧去产能必须减少玉米制种面积,但必然遭遇农民的强烈抵制。因此,调减基地制种面积任务艰巨。政府要统筹规划,规范管理,推进土地流转,探索规模化制种模式。提高优势制种区企业准入门槛,严厉打击非法制种,淘汰信誉差、无自主产权品种的企业。笔者与甘肃河西地区一位市长交流,他认为,政府应创造公平竞争的法制环境。笔者非常认同。
种子通过企业和经销商进入千家万户。据农业部资料,2013年底全国有种企5949家,其中部级颁证企业182家,省级颁证企业2169家,市县两级颁证企业3598家。全国种子经销商约有18万家,每个县都有很多经销商和鳞次栉比的代销店。
在市场监管乏力的环境下,种子公司小、散、乱,市场种子多、乱、杂,“淘地沟”盛行,“套牌”混迹市场。尽管有关部门一而再地严厉打击种子非法经营,但基层执法依然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因为涉及到十几万种业人的生存,不能简单归结为种子市场混乱,而是社会底层维持生计的问题。
种业产能过剩涉面较广、原因复杂。推进种业供给侧改革,要妥善处理社会稳定和推进改革的关系。在种子连年供大于求形势下,种业老板处在扑朔迷离、举步维艰的境地。正在悄悄进行的种业并购有两个维度:一是上下游产业链的纵向整合;二是不同农资产品的横向整合。笔者认为,要按照企业为主体、市场引导、政府推动、依法处置的思路,制定配套政策,优化产业链条,坚定地重组或破产僵尸企业,淘汰“游击队”,使种子产业结构逐步合理。
(责任高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