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工作会在江门召开

近日,广东省农业厅在江门新会召开全省农业科技教育工作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工作会,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创新驱动、振兴粤东西北发展战略决策和全国“科技三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农业科教工作会议精神部署,总结“十二五”成效,部署“十三五”农业科技教育工作。会议举行了广东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启动仪式,向首席专家发放聘书。省农业厅程萍副厅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十二五”期间广东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成效显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2.7%,主要农作物、猪、家禽良种覆盖率分别达97%、95%、85%,水稻优质率达72%以上,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7%。2015年粮食早造亩产提高到391.3公斤,创历史新高。科技创新平台取得历史性突破,建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农业部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和9个科学观测站、22个农业种质资源圃;建成广东省重点实验室43个、广东省企业重点实验室7个、省公共实验室8个。科教资源优势逐步壮大,全省建有161个农业科研和4331个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省级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加盟成员单位达334家。种业科技创新不断提升,主要农作物杂交种子自给率达到60%以上,畜禽遗传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与开发利用,建设国家畜禽核心育种场18家,畜禽新品种配套系总数达31个。技术推广体系不断完善,116个需要改革的县(市、区)已全部完成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任务,全省共有农技推广机构2737个,农技推广人员17206人,累计遴选推广应用农业主导品种380个,先进种养技术115项。信息技术应用明显加快,启动实施国家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建设工作;认定了1200家省级惠农信息社。

会议强调,“十三五”期间,全省农业科教工作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000061)有效供给为首要任务,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建设三大体系,实施四大工程,推进五大行动”。要着力建设三大体系:深入开展农业科技供给侧改革,大力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产业技术支撑体系,不断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辐射带动能力。深入实施四大工程: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成果转化应用工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合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扎实推进五大行动: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专项行动、绿色农业科技示范专项行动、农业生产智能化科技示范专项行动、农业新型研发机构专项行动、园区创建专项行动,提升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水平。力争到2020年,全省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突破60%,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突破72%,全省培训新型职业农民5万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

会议期间还召开广东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工作会议,12个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8个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介绍了“十三五”建设规划和2016年重点建设任务。程萍副厅长强调,加快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一要进一步明确建设工作思路。要围绕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和农民增产增收,推进构建适宜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技术体系为核心,建立健全服务我省大宗主导农产品、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的创新团队,大力提高农业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农业各个领域转化应用。二是进一步聚焦建设重点任务。围绕产业发展技术瓶颈,明确“十三五”体系研究任务,着力提升粮食安全、产品品质、质量安全、品牌建设与农产品走出去的保障技术能力。三是进一步创新建设工作机制。完善团队合作机制,加强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省其他创新团队及各级推广体系的衔接、配合和协作,推进协同创新和成(002001)果转化。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坚持促进产业发展的评价导向,加强用户评价权重,考评结果要和奖惩挂钩。四是进一步创新团队工作方式。各团队要建立一套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制度。激励团队创新活力,引进市场化机制,鼓励吸收一批青年科技人员作为团队岗位成员。

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陆华忠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省微生物研究所所长、省食用菌产业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吴清平研究员,专家代表、省生猪产业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温氏研究院院长、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吴珍芳教授,企业代表、省水稻产业创新团队示范基地负责人、广东海纳农业有限公司钟振芳董事长,江门、佛山、梅州、雷州等市县农业局代表分别发言。

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