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旬台商定位“中国农民” 看好煤省山西发展前景

曾被泰国证券交易所聘为顾问,承包过从深圳经澳门到台北的货机,年过五旬的台商余铭哲近年来到太行山深处,带来农业新技术,帮助农民增加收入。目前,煤省山西因“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而内外交困,他却看好山西的发展前景。31日,余铭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现在将自己定位成一个中国农民。

1962年,余铭哲出生于台湾台北市士林区的一个经商家族,排行第九。其家族经营农村合作社,收购稻米,办碾米厂,还为现在的士林夜市的食店供应煤炭和木炭。

受父亲影响,余铭哲喜欢研究易经,并将易经的循环之道用于经商中,“一件生意,别人不能做,但是换个角度,我却能看到商机。”

近年,煤炭大省山西因“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陷入经济寒潮,2015年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速3.1%。

而余铭哲却从“寒潮”中看到商机。在他看来,煤价下行对于山西来说,是危机,也是机遇。他表示,煤炭为不可再生能源,总有挖尽之时,农业、旅游等产业从长远来看前景无限。

2014年,他开始担任山西华夏天润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务顾问,利用自己在台湾的人脉,将无土栽培技术引进到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野川镇。

在如工厂车间般的玻璃棚中,椰糠代替了土壤,营养液体代替了化肥和农家肥,生长出的蔬菜没有污染,比一般蔬菜价格贵。据余铭哲介绍,这样种出来的蔬菜每年每亩纯收入从普通大棚的1.5万元(人民币,下同)提高到4.5万元到7万元。

他表示,随着人们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无公害蔬菜市场在山西会很有前景。

这种种植增值的模式被山西一些贫困地区看到了帮农民脱贫的可行性。山西省临汾市有多个国家级贫困县,临汾农产品丰富、种类齐全,但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8月8日,余铭哲和太原市台商协会会长曾新慧应邀赶到临汾,和当地政府关于合作建设现代农业扶贫产业园区、农业观光园区等达成意向。

余铭哲说:“到了我这个年纪,钱已经赚够了,只是想做点事,扶贫农业是双赢的事,农民受益,我也得益。”

洪洞大槐树、关公故里、平遥古城……余铭哲对山西的历史和文化如数家珍。在他看来,除了农业,历史和文化也是山西未来的发展优势。

在晋城市陵川县,他和曾新慧参与创建的山西台邦和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多产业化扶贫模式包含了农业和文化两种产业。他们出钱请年老的农民帮忙收集来玉米秸秆和枯木,将其做成无污染生物燃料,取代煤炭,请来专家教授年轻农民学习剪纸、烧陶、做布鞋等,发展文创产业,帮助农民脱贫。

余铭哲是商人、金融专家,“现在,我是一个中国农民”,他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