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助力哈尔滨现代农业发展
近年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不仅为粮食增产、稳产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支持,而且解放了更多的农村劳动力,释放了现代农业发展活力。哈尔滨市农机装备结构优化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一是农机动力结构优化。小型农机具逐渐减少,大中型农机装备迅速增加。“十二五”期间,哈尔滨市小型拖拉机和农具保有量平均每年下降0.87%和0.07%,大中型拖拉机和农具保有量平均每年增长7.43%和8.88%。农机动力结构向大型优化调整,意味着哈尔滨市耕地正在向种植合作社、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集中,需要大型、性能先进的农机装备来完成规模化生产作业。据统计,哈尔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14668个,推动土地规模流转1790万亩,是农村土地确权前的3.7倍。2008年以来,哈尔滨市新建农机合作社221个,装备各种高端农机具10439台套,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67万亩。近年来,通过耕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哈尔滨市农村每年向城镇和二三产业新增转移劳动力2万人以上。
二是农机装备质量优化。低端农机装备逐渐淘汰,高端农机装备迅速增加。30马力以下小型拖拉机、背负式玉米收获机、水稻割晒机等低端农机装备已经或正在被淘汰。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大型玉米收割机、高速插秧机等高端农机装备正在成为农民购置的主要机型。高端农机装备迅速应用,意味着哈尔滨市农民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能够较为熟练地学习使用性能先进的农机装备。“十二五”期间哈尔滨市平均每年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在100万人次以上,组织农民职业技能培训6.5万人次。
三是农机装备环节优化。机械化薄弱环节实现跨越式增长。10年来,哈尔滨市玉米收获机、水稻插秧机、水稻收获机保有量分别增长了96.0倍、4.2倍和4.4倍,与此同时,全市玉米收获、水稻插秧、水稻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提高了83.2个百分点、88.6个百分点和80.0个百分点,达到84.3%、95.1%和81.3%。粮食烘干和仓储等环节也实现了较快发展,近几年,哈尔滨市农机合作社建设粮食烘干成套项目40个,日烘干处理能力达到1.3万吨;建成粮食仓储项目33个,仓容126.7万吨。机械化薄弱环节的突破,意味着哈尔滨市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了整体提升,正在由田间作业机械化向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发展。
四是农机装备应用技术优化。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哈尔滨市农机装备正在向高质量、多功能、低能耗和低成本的方向发展,向节能节水的节约型装备转变。近年来,节能环保的精准农机装备越来越受到农民青睐。各种精量播种机和根茬粉碎还田机已经在哈尔滨市广泛使用。复合型作业机具,能够有效减少拖拉机进地次数,节省农业用油,降低能耗。近三年,哈尔滨市秸秆打包机、翻转犁等秸秆综合利用的农机装备平均每年增加350台套。哈尔滨市已经采用激光平地技术改造水田29万亩。节能环保农机装备和技术的广泛应用,预示着哈尔滨市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步伐在加快,正在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