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规模化下农机市场商机频现
发表日期:2016-09-01 09:19AM 阅览次数:
“1天必须插完6公顷。”
在上海崇明岛上,一辆插秧机上面搭了一个手工制作的简易遮阳棚,尽管太阳马上就要落山,依然在田里马不停蹄地插着秧。车上是两位皮肤黝黑的中老年妇女。两人驾驶着插秧机在长1000米、宽50米的细长型水田内作业。
合作社存在感不断提高
这两位妇女是上海耀全粮食专业合作社雇用的临时工。该合作社由附近105位农民出资成立,经营着2700公顷的水田,大小相当于132个北京鸟巢体育场。
合作社拥有400台插秧机,农忙时期会雇用临时工,满负荷运转。平均每公顷农田可获利约300~450元。合作社还承包了附近4000公顷农田的插秧工作,以提高农机的开工率。
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潮流推高了中国农机的需求。据英国欧睿信息咨询公司(Euromonitor)统计,2015年中国的农机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4%,约为4386亿元,是日本的8倍,超过美国(约2525亿元)成为全球最大市场。
中国传统农业多使用小型拖拉机等简易农机。但近年来大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插秧机等农机的需求出现增加。除了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等中国厂商外,美国迪尔和日本久保田等海外厂商也迎来扩大销售的时机。
在崇明岛西北部、的江苏南通的南通农成农机专业合作社获得了3个村子约400户的农业用地使用权,共计80公顷。合作社在这里使用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烘干机等20多台农机生产大米、小麦和油菜子。
2015年的销售额为800万元,其中利润80万元。利润的40%用于再投资,60%分给12名合伙人。每名合伙人的平均年收入为4万元,与城市居民相当。合作社代表韩建刚表示,如果引进更大型的机械能进一步提高效率,显示出追加投资的意向。
集中农田使用权、开展大规模经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存在感不断提高。中国政府给予其法人资格,有助于其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将筹措到的资金积极用于采购必要的农机。
全球农机厂商瞄准中国
为了获取旺盛的农机市场需求,各大农机厂商都加强了攻势。占据中国水稻联合收割机市场首位的久保田将于2017年秋季在苏州工厂附近建设第二工厂,开拓大型拖拉机等旱田领域的农机市场。
日本井关农机与中国东风汽车集团的合资新厂将于2017年初在湖北省襄阳市投产,将增产插秧机和联合收割机。美国迪尔也以中国东北为中心强化了生产体制。久保田中国法人总经理南龙一表示,“由于劳动力短缺,中国必须推进农业机械化,农田的大规模化和农机大型化都要进一步扩大”。(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