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汪洋在内蒙古调研草牧业发展 鼓励探索适应不同地区的技术路线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郭爽 发布时间:2016-08-31

科研人员向汪洋(右二)讲解产品

本报讯(记者郭爽)8月29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内蒙古自治区视察中国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并调研草牧业发展情况。他强调,加快草牧业发展,是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积极发展人工种草,转变草食畜牧业发展方式,以科技创新推进转型升级,实现草牧业持续健康发展。这是继渤海粮仓、海洋生态牧场科技示范工程之后,汪洋第三次考察中科院农业科技成果。

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向汪洋汇报了中科院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据介绍,近两年,中国科学院与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合作共建草牧业试验区,针对不同地域环境开展了试验示范。在草地退化、饲料供应不足、国家生态补偿压力增大的背景下,中科院基于对植物学、生态学、农业、草业、畜牧等相关学科多年的研究基础,提出了发展“草牧业”的理念建议,以推动转变牧区的传统生产方式,促进草业发展,发挥其潜在的生产和生态功能。

汪洋实地察看了位于呼伦贝尔农垦集团谢尔塔拉农场的多个试验示范点,详细了解人工草地种植、天然草场恢复和高值农业种植等试验区情况。对草牧业试验区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补齐草牧业短板,关键在科技。要加强草、畜良种的研究与开发,加快良种牧草繁育基地、种畜场建设,全面提高草产业和草食畜牧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着力探索适应不同地区的草牧业发展技术路线,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系统,促进草畜配套、良性循环,提高草原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实现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加强公共服务,完善草牧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规模化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草牧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汪洋强调,最近一段时期,内蒙古部分地区旱情发展迅速,必须高度重视做好抗旱工作。要加强水利工程调度,努力保证旱区用水需求,加强农牧业抗旱技术指导和服务,努力减少旱灾损失。对今年冬季牧区可能出现的饲草缺口,要尽早谋划,切实帮助牧民解决好牲畜过冬问题。

据了解,农业科技创新一直是中科院重点发展的战略领域和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的重要任务。“十三五”期间,中科院将不断聚焦农业科技创新重大需求,发挥跨学科综合优势,整合院内优势资源,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实施若干重大示范工程,为农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作出更大创新性贡献。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内蒙古自治区、财政部等国家部委有关领导、相关政府部门、科研单位负责人陪同调研。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6-08-31 第1版 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