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发布

《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发布 提出八个核心指标 培育创新生态为首要任务

科学网讯(记者黄辛、冯丽妃)《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前发布,与以往的五年科技规划不同,这是上海市首次发布“科技创新”规划。本轮规划首次将基础研究经费作为核心指标提出:到2020年,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社会R&D经费支出比例达到10%左右。新指标的提出意味着上海市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催生更多原创性成果。

此次规划在内容上有三大特点和亮点。首先在规划定位上,首次将“科技规划”升格为“科技创新规划”,跳出“就科技而科技”的一般性科技规划范畴;其次在战略布局中,进一步突出“创新生态”和“改革创新”的关键作用;再次,在任务选择上,提出了“夯实科技基础、打造发展新动能、应对民生新需求”等科技创新任务。

在这份上海科技创新发展蓝图中,最夺人眼球的是一串串数字勾勒出的原创“发动机”,它们也是此轮《规划》的8个核心指标: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研究与开发(R&D)经费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达到4.0%左右,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社会R&D经费支出比例达10%左右,每万人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到75人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0件左右,全市通过《符合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要求的国际专利年度申请量达到1300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7%,新设立企业数占比达到20%左右,向国内外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占比达56%。

上海市科委发展研究处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上海的基础研究经费支出逐年递增,2014年占全社会R&D经费支出比例为7.1%。新基础研究经费指标表明了上海将在增强科技原创力方面的决心。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研究员褚君浩认为,上海要建成科创中心,必须更加重视基础研究,提高科技创新链上游成果的质量和数量,这样才能转化出更好更多的高技术产品。

根据《规划》,上海将培育若干科学研究领域的国际“领跑者”和未来产业变革核心技术的“贡献者”,包括脑科学与类脑人工智能、国际人类表型组、干细胞与组织功能修复等。在推进中科院上海光源二期、转化医学、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中科院上海光机所超强超短激光等大科学设施建设的同时,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探索实施科研组织新体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助力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此次《规划》提出四大创新任务,培育良好创新生态、夯实科技基础、打造发展新动能以及应对民生新需求。对此,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战略规划研究室副主任朱学彦介绍,以往的上海科技规划,都把“硬任务”放在前面,把“软环境”放在中后部,作为保障举措。此次改变源于上海市政府对创新治理变革趋势的深刻把握。在发达国家,政府创新治理已从“投入—产出”线性模式转变为营造“创新生态系统”。这个概念意味着政府要培育“热带雨林”而不是“人工花园”,让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各类科技创新主体充分生长、频繁互动,产生聚变效应。

比如,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规划》提出“免责机制”,为高校、科研院所负责人“松绑”。在大众创业方面,《规划》注重众创空间的提质增能,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及其他有条件的企业设立产业驱动型孵化器;支持创业服务机构在海外自建、收购、合作设立跨国创业孵化平台,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众创空间。

《规划》旨在推动高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罗守贵介绍,PCT国际专利是上海的一块“短板”,2015年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为1060件;而当前华为公司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高达3898件。PCT国际专利能为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所以这块短板反映出总部在上海的企业中,缺少创新型国际化企业。为了培育这类企业,规划将打造发展新动能,形成高端产业策源设为四大任务之一。

此外,《规划》中的许多高端产业与民生息息相关。例如在健康产业领域,《规划》提出着眼医疗服务模式创新,发展移动医疗技术,为市民足不出“沪(户)”,享受到具有“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快检测、快诊断、快康复”特色的健康监测与疾病诊治服务提供保障,把上海建成亚太地区主要的国际生物医药研发制造中心和国际临床医疗服务中心。在智慧服务领域,上海将围绕交通系统的便捷、高效和智能化,推进基于“互联网+”的交通信息智慧服务顶层设计和云平台建设,实现多式交通态势、出行链交通预测预报,为市域综合交通诱导和定制式出行服务提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