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智慧型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项目”气候智慧型农业技术推广培训班在乌鲁木齐顺利举办

2016年8月3-5日,由全球环境基金资助,世界银行和农业部共同实施的“气候智慧型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项目”气候智慧型农业技术推广培训班在新疆乌鲁木齐成功举办。中国农学会秘书长邹瑞苍、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副站长高尚宾、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李景平、世界银行项目经理曹文道、新疆农业厅副厅长王春光、新疆科技厅副厅长高旺盛等出席培训班并致辞。来自国家项目办、河南省和安徽省项目区的主要负责人、相关专家及潜在推广区域代表等100余人参加了培训。

此次培训班分享了项目阶段性成果,交流了气候智慧型农业理论与实践经验,更新了气候智慧型农业知识,学习了新疆和广东在农业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的经验,增强了推进项目的信心。培训班的举办有利于进一步推进项目工作和推动我国气候智慧型农业理论建设。

邹瑞苍秘书长指出,近年来,我国围绕农业固碳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开展了一系列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总体上来看,我国气候智慧型农业仍处于探索阶段,在政策体系、制度建设、激励机制、典型模式等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气候智慧型农业涉及多领域交叉学科,相关研究有待深入开展,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仍需进一步完善。中国农学会愿意在气候智慧型农业方面积极构建学术交流平台,推动我国气候智慧型农业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学科发展,为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绿水青山的良性循环做出新的贡献。

高尚宾副站长强调,切实贯彻项目气候智慧型农业理念,高质量地执行项目活动,对于夯实项目基础,切实发挥项目在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先导作用,助力“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的实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高尚宾希望项目能充分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做到可监测、可报告、可核查,更好地服务于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及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高尚宾还就“美国气候智慧型农业实践”作了主题报告,介绍了美国气候智慧型农业相关法律制度、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给我国气候智慧型农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和思路。

曹文道经理对项目在技术示范、培训及可持续发展机制探索等方面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项目理念在相关省的宣传与推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曹文道还分享了世界银行在全球开展的气候智慧型农业实践,并表示未来会将更多的世界银行资源注入到农业资源环境领域,更好地激活并服务于农业行业。

培训班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刘强主任、中国农业大学陈阜教授、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孙占祥副院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王立刚研究员、新疆农业大学石书兵教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陈留根研究员等分别就中国低碳发展、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农作制度创新、农业源温室气体监测与控制、新疆特色农业、麦稻种植模式相关技术研究等作了主题报告,进一步拓展了知识,拓宽了工作思路。

刘强主任全面介绍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进程,重点阐述了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成效与思路,具体分析了“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形势与任务。刘主任最后强调,要充分认识到气候变化的重要性,通过气候变化拓展我国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更多地获取国际资源。

陈阜教授深入剖析了生态农业的理念与内涵,系统阐述了生态农业发展条件与机遇,并对我国生态农业的出路提出了具体建议。陈教授认为,一方面需要找到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与路径,重新树立生态农业形象;另一方面需要抓住“生态产品”和“生态单元”两个强有力的“抓手”,扎扎实实做好制度建设;在此基础上,从生态补偿角度给予财政补贴、税收支持及法规保障。

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办公室主任胡学应与大家分享了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的实践探索。项目在补贴机制中引入了IC卡系统,并建立了针对市级和县级项目办、镇技术员、村技术助理等不同层次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农民和项目团队的积极性,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此外,培训班还组织了呼图壁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改革与建设试点现场培训。大丰镇智慧农业示范园在规模化种植、智能化管理、自动化控制及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成功实践让大家获益匪浅,为气候智慧型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很好的范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