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农业散户管理难题打好“安全牌”








去年8月,群众向高明区农林渔业局举报称荷城关家村韭菜种植场周边有剧烈异臭味,执法人员迅速到现场检查,查获一批禁止在蔬菜上使用的甲拌磷农药,检测发现韭菜样品的甲拌磷超标最高达22倍。3名农业散户在蔬菜种植过程中使用禁用农药行为涉嫌违反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罪,因而3名散户被追究刑事责任。
此案正是我市加强农业散户系统化管理的一个缩影,因为多措并举让我市农业部门更容易发现和处理农业散户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多年前,千家万户的农业散户管理难题一度令我们感到很头痛。不过,现在我们通过实行六大抓手,使农业散户管理难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市农业局局长唐棣邦介绍,近十年来,我市农业部门主要通过农地集约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组织化、监测制度化、农民职业化、农业高端化等六大抓手,破解农业散户管理瓶颈,使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很好的保障。今年上半年,部、省、市农产品的抽检合格率高达98%以上。
1
关键词:“产出来”的质量安全
农地集约化生产标准化念好“安全经”

5年前,高明区鸿丽蔬菜种植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庆权一家还是农业散户,只顾着种好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在我市加大力度对农业散户生产进行集中化管理后,借助市、区两级农业局的帮助与支持,梁庆权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如今,公司自有基地达2050亩,自成立到今已吸纳高明和云浮新兴县天堂镇龙坪村的3个合作社共500多户散户社员,集中1000多亩优质蔬菜农田,并通过合作社统一输出农药、化肥、种子等农资物品,统一提供检测、收购、销售等服务,从源头严格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这样的农地集约化、生产标准化发展方式,使鸿丽蔬菜的“无公害”品牌在周边有口皆碑。
“鸿丽蔬菜种植有限公司是我市在生产环节引导农业散户进行土地集约化、生产标准化发展的典型。”唐棣邦介绍,我市拥有水产养殖散户、生猪养殖散户、家禽养殖散户、蔬果种植散户超过5.6万户,近年来我市在农业散户管理上借鉴工业化理念,通过培育发展“菜篮子”生产基地、农业园区及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多种载体,改变农业生产形态,将农业散户归纳到较大的农业生产板块中,从而促进农地集约化和生产标准化,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数不断提升、名牌农产品数量不断增加。
据统计,目前我市共有57个市级“菜篮子”基地、31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其中,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总面积13万亩,入驻经营企业达1077多家,带动就业人数超过2万人。全市现有“三品一标一名牌”认证产品153个,其中包括4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29个省级名牌产品(农业类)。
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佛山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运作模式,把一家一户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逐步转化为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实现“产出来”的质量安全。
2
关键词:“管出来”的质量安全
管理组织化监测制度化织好“监管网”

除了鸿丽蔬菜种植有限公司的“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佛山农业运营还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和“公司+农户”等3种模式。这些运营模式让我市众多农业散户通过企业化运营形式有机整合起来。据统计,如今全市共有涉农企业1300家,其中共有认定发牌的123家农业龙头企业。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90家,其中共有56家市级示范社、17家省级示范社。入社成员5400多人,带动2万多户非成员农户。
不仅如此,我市农业部门还在管理协会化上大做文章,协助市、区、镇各级成立行业协会,通过行业协会联系、管理、服务市内农企、合作社。如今,我市已组建起佛山市农业产业商会、南海区农产品商会、三水区大塘镇蔬菜协会等多个各级行业协会。市农产商会秘书长刘波介绍,该商会已吸纳近180家农企会员、合作社会员,在政府职能逐步过渡给行业协会的大背景下,该商会已成为政府沟通企业的桥梁、政府管理服务企业的帮手。
“通过运营企业化、管理协会化等管理组织化抓手,我市农业部门得以借力协会、农企、合作社等社会组织,有组织、有规划地掌握农户信息,对接千家万户的农业散户实行管理服务。”唐棣邦介绍,除了上述间接管理手段,我市农业部门还通过监测制度化抓手,对农业散户的农产品实行直接检测监管,实现“管出来”的质量安全。
目前,我市已建成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1个、区级5个、镇级32个,各类农产品检测室500多个,形成市、区、镇、企业(基地)四级覆盖、政府与企业双重把关的安全制度屏障。市农业局分党组成员、市农管办副主任梁城坚介绍,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到位,我市强化监管责任,加强监管体系,落实监管措施,创新监管方式,建立和推行随机抽查农业散户机制,试运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
3
关键词:“教出来”的质量安全
农民职业化农业高端化结好“安全果”

多年来,在农地集约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组织化、监测制度化的给力下,我市农业部门实现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方位、多角度深入把控,还在此基础上加快佛山农业高端化步伐。在这一升级过程中,实现农民职业化尤为重要。市农业局副局长李金旺表示,推进职业农民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要确保佛山农业发展“后继有人”,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出与佛山农业高端化相适应的人才,通过增强农民尤其是种养散户的质量安全观念,提升农民尤其是种养散户保障质量安全的技能,实现“教出来”的质量安全。
三水区大塘镇农民学员蔡翠萍跟其他农民朋友一起坐在三水区舜丰职业培训学校的教室里,倾听市农科所高级农艺师讲解冬瓜栽培技术和储存管理。她说,这些知识增强了她的质量安全观念,提升了她的安全种植水平,使她的作物生长情况明显好转。
近年来,佛山以“政府主导、产业导向、需求牵引、社会参与”为原则,以培育“懂文化、懂技术、懂市场、懂管理”的“四懂”新型职业农民为目标,坚持探索创新,摸索出一条适合佛山特点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之路,助力佛山现代农业不断转型升级。
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出台关于加快培育、认定管理新型职业农民的规范性文件,开发新型职业农民在线服务系统,挂牌成立市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校及各区分校,搭建“市级培训学校+区培训分校+培训基地”三级培训体系,组建职业农民技术培训讲师团等一系列举措,不仅促进我市“四懂”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发展壮大、农民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更有利于保障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我市农业高端化发展步伐。
据统计,2012年以来,我市共认定市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34个,累计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及科技咨询活动1500多期,培训农民14.9万人次,颁发2万多本佛山职业农民技术培训认定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