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17日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联合发布《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 中国创新交出傲人成绩单


“引人瞩目”--8月15日,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士国际商学院联合发布的《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中,使用了这样的形容词描述中国创新的成就。报告显示,中国名列GII第25位,成为首版GII报告发布9年来第一个跻身25强的中等收入经济体。报告指出,9年来,GII前25名这一群体由高收入国家稳稳盘踞,鲜有变动,作为中等收入国家的中国首次跻身这一行列,引人瞩目。
“在这份备受各界关注的报告中,我国创新效率总排名第7位,成为名列25强的唯一中等收入经济体,又一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的成绩,令人振奋。”对此,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刘海波如是评价。
报告指出,中国在创新效率排名中位列第7位,在创新质量排名中升至第17位,缩小了与高收入经济体的差距。可以说,在缩小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差距方面,中国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我国是后发型国家,整体而言,目前处于从跟跑向并跑转变阶段,这与我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在这个战略指导下的各项政策有密切关系。”在刘海波看来,我国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框架下的各项政策的实施,是推动中国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
作为25强中的“新秀”,中国何以在GII排行榜上追赶甚至反超一些发达国家?报告显示,中国在多方面表现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毫不逊色,甚至在知识型工人数量、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创意产品出口占比等指标上一举夺魁,在研发密集型公司数量、商业成熟度与知识和技术产出等方面也表现优异,高于第11名至25名这一群体的平均得分。在刘海波看来,中国创新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知识产权的贡献功不可没。“从报告中可以看到,中国在本国人专利申请量、本国人实用新型申请量、本国人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量3个指标上都高居全球首位;在中国9个排名全球第一的指标中,这3种专利申请量指标就占了3席,可谓三分天下有其一。这正是我国知识产权制度有力推动了创新发展的重要体现。”刘海波说。
“知识产权是国家科技创新实力的‘晴雨表’,是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和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折射出我国科技创新实力的客观情况和生态特征。”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陶鑫良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中国在中等收入经济体中排名第一位,但不可忽视的是,在技术研究和创新投入等方面仍然出现了多极化分布的趋势,中高收入经济体与中等收入经济体之间存在很大差距。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从国家的总体发展和整体实力看,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位置还有更大的上升空间。
报告显示,中国是唯一在创新质量得分上显示出与高收入经济体类似平衡的中等收入经济体。其他中等收入经济体仍然要靠顶级高校排名来提高综合质量得分。刘海波认为,这与中国近年来密集落地的注重创新和提升知识产权质量的各项政策密不可分。“《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更加注重知识产权质量和效益;《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提升知识产权质量。由此,在中国不断提升的知识产权质量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基本保障,其真正发挥了引领经济新常态的作用。”刘海波说。(转自:中国知识产权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