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购销形势正发生新变化(图)
发表日期:2016-08-16 09:35AM 阅览次数:
“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是国家发改委确定的今年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新框架,它强调将价格形成机制重新交给市场,改变了运行多年的国家保底的临储政策。这一政策带来什么变化?8月11日,由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16中国粮油财富论坛·查干湖夏季峰会暨吉林省粮食产销协作洽谈会在松原市举行,邀请全国31个省区市的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有关负责人和涉粮企业代表参会,共同探讨粮食购销新形势、新变化。
首先,价格水平趋于下降,成交量有所增加。世界玉米价格自2012年走平以来连续下降,产大于销的预期逼迫玉米价格回到2007年的较低水平。由于工业加工量增加以及养殖企业景气度提高,玉米的总体需求量也随之增加。本届会议期间,共签约玉米、水稻、杂粮买卖190宗,粮食贸易量948万吨,成交额超过200亿元。
其次,优质优价成为共识。吉林省地处黄金玉米带、水稻黄金带,种植技术高,粮食品质优良。在签约现场,《经济日报》记者了解到,吉林即将秋收的新玉米受到用户青睐。广西南宁储备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周丽杰说,吉林玉米价格高于市场价每吨60元,但因为质量高,容重、含淀粉等多项指标遥遥领先,因此广西还是喜欢购买吉林玉米,特别是做小畜饲料,吉林玉米占广西全区玉米用量的40%。
最后,区域合作形成氛围。由于北方与南方气候有差异,粮食品种和特性有很大不同,南方粮食销区主动与北方优质粮源合作,共同打造新的品牌成为新趋势。比如京粮集团古船米业有限公司与吉林省松原市松粮集团共同打造“古船+查干湖”品牌,前者优势为当地市场,后者优势则是有品质优良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