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专家学者齐“问诊”

范亚旭 本报记者张培奇

“要开展全国抗赤霉病育种攻关,从育成品种中筛选中感品种,应对面临胁迫;利用各种技术培育中抗品种,解决近期问题;发掘高抗以上的亲本资源,着眼未来发展。”近日,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的第二届黄河论坛——“小麦赤霉病抗性遗传改良峰会”上,国家小麦改良中心副主任、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肖世和建议。

据了解,小麦赤霉病是由禾谷镰刀菌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冬麦区、东北春麦区以及华南麦区发病尤为严重,从小麦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一般流行年份可引起减产10%~20%,严重时达80%~90%,重病田可导致绝收。感染赤霉病的小麦籽粒干瘪,千粒重降低,淀粉与蛋白质含量降低等,导致部分地区出现“卖粮难”现象。

在由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等联合主办的黄河论坛上,齐聚了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河南、山东、江苏和湖北等60余名国内小麦遗传改良研究顶尖专家学者,围绕赤霉病抗性的遗传改良创新协同攻关模式,实现交流资源共享,以期从根本上破解这一世界性小麦病害难题,实现我国小麦赤霉病育种的新突破。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寄主诱导的基因沉默、基因编辑技术可能有助于小麦赤霉病抗性的遗传改良,成为此次论坛与会专家关注的焦点。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旭院士指出,我国农业科研领域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是通过遗传改良提高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耐性,减轻赤霉病的危害;要通过遗传改良途径从根本上解决赤霉病对我国小麦的危害。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张爱民研究员指出,进一步明确已知抗性资源如苏麦3号等抗性位点分子标记的有利等位单体型,充分利用单体型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基因聚合。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提出,全国小麦赤霉病发生严重并向黄淮麦区扩展趋势明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现有品种抵抗力差、气候条件变化、生态生产条件改变、栽培耕作措施改变、防控意识差、赤霉病菌产生抗药性等多个方面,对此应从选育利用抗赤霉病品种、减少初侵染菌源、改变生产条件、搞好小麦建株栽培、化学药剂防治、科学处理病麦等方面着手,科学应对赤霉病危害。

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小麦首席科学家程顺和指出,当前抗赤育种的基本任务是赤霉病局部严重地区可打药防治,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抗赤性和广适丰产性方面进一步协同提高,同步解决病原菌致病性和抗药性的改变等问题。

责任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