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芳甸生物科技公司董事总经理陈巍:率先成为作物营养专家..

作为国内水溶肥行业第一批企业,上海芳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率先在包装上添加二维码,最早尝试作物解决方案,如今,他们又是业内率先提出“作物营养专家”理念的企业。永远领先一步,都是源于芳甸公司董事总经理陈巍率领的精英团队对行业的精准判断。近年来水溶肥行业呈现井喷式发展,多方混战中如何杀出重围,上海芳甸找到了新的战略方向。
十年专做水溶肥
2006年,在中国水溶肥起步之年,上海芳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虽然当时的水溶肥行业存在很多问题,但陈巍却从中看到了机会。他说:“一个没有问题的行业是没有发展机会的。”
为了解市场的需求,陈巍经常深入市场进行地毯式调查,与各级经销商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来对产品精确定位。当时国外品牌已深入国内花卉市场,但是水溶肥的市场需求远远不止于花卉市场,在农业、水果市场都有很大的潜力。正是对形势的准确判断,让芳甸公司走向了正确的方向。
陈巍利用他在花卉市场积累的人脉迈出第一步。曾有客户抱好奇心来到公司,但参观过后并没说什么。他猜想,客户是认为企业规模小,于是陈巍主动带他到水溶肥样品间参观。摆放整齐的样品吸引了这位客户,他看到样品按标签上的时间有序排列,每一批产品售出后还会根据标签时间及售后地点一一跟踪,进行质量承诺和品质保证。他说:“以后只要有单子就给芳甸做,你们值得我信赖。”上海芳甸负责任的态度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陈巍说:“我们可谓经历了中国水溶肥领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整个发展历程。这些年给我印象最深的两个字:就是坚持。芳甸坚持十年的专注,就是要做好水溶肥。正是源于坚持,芳甸水溶肥产品从营养方案、推广模式到产品针对性,无论哪个方面都已经非常成熟,拥有强大的技术积累。我们坚信,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才是好产品。”
如今,该公司得到上海农科院、国家肥料检测中心、上海市农委有关部门支持,并拥有二十多位专家组成的顾问团队给予技术支撑。在产品生产上,该公司严格把关生产原材料,加大流程监管力度,严格管理链条,细化监管内容,完善产品品质,建立了更加科学合理的产品管理和团队管理体系。
从产品走向作物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自2014年来,芳甸在水溶肥领域率先喊出“作物营养专家”口号,背后丰富的经验与技术积累是他们的信心来源。
近年来农资电商成为热词,但在陈巍眼里,电商带来的不是残酷的价格战,而是生产模式的变化。在他眼里,一大批农业基地、果园将伴随电商迅速崛起,他们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将成为农资圈新的蓝海。消费者想“吃好”,要求生产者要“种好”,而电商的加入,要求生产者在“种好”的同时,还要“标准化”。比如果形、果重、糖度等,电商将每一个指标进行了量化,制定了标准,生产者必须能稳定地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才能在电商混战中占得先机。这也为农业生产资料提供方提出新的要求。陈巍说:“做好自己的产品,给经销商推广,让农民选择,这是传统模式。但如今新的环境催生出新的需求,农户对产品的选择来源于作物的生长需要,相对种大田作物,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对作物更加了解,他们会根据作物特点来寻找产品,因此,作为厂家,我们也必须以作物为核心来调整产品结构。农户想让作物长成什么样,我们就根据他们的要求来生产水溶肥。”
由于水溶肥多用于经济作物,稳定的产量与品质是农户对产品的第一要求。所以,农户对水溶肥品牌的忠诚度很高。陈巍说:“产品的本质应该是解决使用者面临的种植问题。但是这几年农资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乱象,就是厂家更多的是围绕产品做工作,做宣传。但是在整个种植过程中,有些问题是多因素造成的,比如,营养问题、天气问题、土壤问题等。但是以产品为主线就会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不仅是植保类的产品有这样的问题,连现在营养类的产品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陈巍认为,虽然在落地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存在,但是行业的大趋势就是由简单的产品为导向,转向以作物为导向。只是要结合目前行业的现状,不能贪大求全。在解决作物问题的领域里面,要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将这个领域的专业性提升。该公司十年只做了一件事,就是聚焦在作物的追肥领域,产品则聚焦在特种肥料领域,在这个领域不断做深、做透。基于作物进行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市场的变化不断带来对生产技术的新要求,陈巍率领团队已向着柔性化定制生产的目标前进。
柔性化定制生产
在今年4月由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主办的农业现代化前沿问题座谈会上,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谈到,近几年农业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变化是农民人工成本迅速提高。广西种甘蔗的用工成本占到广西糖价的三成;新疆棉花价格中摘棉工的成本也占据大头,这些直接导致国家大量进口农产品。而解决之道,就是未来中国农业的现代化。现代化就要求机械化,而机械化的前提是规模化、标准化。果园、基地、农场也将逐步登上农业大舞台成为主角。对此,陈巍率领下的芳甸团队已是未雨绸缪。芳甸当前的优势就是结合自己的产品和当地区域的作物理解以及柔性化定制生产的能力,提供针对基地的营养解决方案。
实际上,这几年资本已在加速进入农业领域。“褚橙”“柳桃”“潘苹果”借着人文情怀广为传播,电商平台上的农产品也向着品牌化迈进。中国农业发展已处于转型的十字路口。芳甸的柔性化定制生产技术正在实现着高新农业科技的商业价值。
近年来,农资圈发生了太多变化,无论是互联网的火爆,还是种植大户的崛起,农资销售渠道改变了以往单一的买卖模式。这一切在陈巍眼里,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他说:“根据解决不同作物的精准化用肥理念,芳甸持续迭代自己的生产线,从前三代以产能扩张为主,到第四代生产工艺,结合产能需求和作物的定制化营养需求进行持续改进。为保证精准用肥的准确性,公司已经在实验室设备累积固定投资超过1500万,可以检测土壤样品、植物样品、水样品、肥料样品等。”
上海芳甸第四代生产工艺为脉冲式Turbo生产工艺,可在几分钟内均匀地混合物料,同时保证产品不受任何机械杂质污染,确保产品稳定及成品纯净。
针对行业的现状,很多企业提出了作物解决方案的整套解决思路。但是农业与工业不一样,农业目前处于一个非标准化,很难标准化的行业,而它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土、肥、水、种、密、保、管、工等八个方面,哪个领域都要求比较专业,对某一家企业来说是不可能实现的。对此,芳甸更加注重在细分领域的技术积累,将注意力聚焦在水溶肥技术与作物营养的研究。十年的专注让陈巍成为了植物营养师。
陈巍介绍说,芳甸在十年中积累了三大数据:“第一是产能数据,芳甸十年的生产经验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生产体系,最高峰时可以一天生产30个不同配方;第二是产品配方数据,芳甸水溶肥系列产品覆盖了全国的作物网络,在十年中累积了大量的成熟配方数据;第三是作物数据,在全国作物的开拓过程中,芳甸对常见的大田类、经济类等各种作物营养的研究和积累形成了一整套的作物营养数据。”
作为一个技术驱动型企业,该公司时刻关注未来农业技术发展方向,不断创新,他们秉承着专业生产、品质如一的理念,为客户提供针对性的水溶肥产品。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他们产能已经提升到年产10万吨水溶肥,定制化的配方也让合作伙伴不断增多,未来芳甸的柔性化定制生产将成为基地、果园、种植大户丰收的保障。

(责任高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