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伯杰研究组在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可持续性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傅伯杰研究组在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可持续性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通过揭示半干旱黄土高原地区碳水权衡关系,构建自然-社会-经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耦合框架,提出了当前和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黄土高原的退耕还林阈值。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刊物Nature Climate Change。

2000年以来我国实施的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植被恢复工程,其中又以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增加和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高最为显著,但是,同时观测也发现该地区流域产流和土壤含水量显著下降。半干旱地区植被与水的关系一直是国际生态水文学研究的重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可持续性也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傅伯杰研究组通过耦合地面观测,遥感和生态系统模型等多种研究手段,量化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恢复的固碳、径流、蒸散发等生态效应,构建了自然-社会-经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耦合框架,建立了区域碳水耦合分析方法,提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应综合考虑区域的产水、耗水和用水的综合需求。研究揭示了黄土高原水资源植被承载力的阈值,并指出目前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已接近这一阈值,在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该承载力阈值在383-528 g C m-2 yr-1间浮动。这一研究成果在区域生态系统碳水耦合分析方法上有所突破,并对于指导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等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www.nature.com/nclimate/journal/vaop/ncurrent/full/nclimate3092.html

当前和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黄土高原植被恢复承载力阈值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6年8月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