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价差扩大麦价随供需而变化(图)
目前,主产区小麦的收购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据记者了解,目前在各个地区,新麦品质对于供求的影响更大明显。部分区域质优新麦呈现“价高无市”格局,而质差新麦则呈现“价低有市”格局。预计后期随着新麦流通市场粮源的进一步消化,需求对麦价的影响将进一步通过价格反映出来。
截至7月10日,国内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小麦3013万吨,同比减少520万吨。受北方部分区域降雨影响,近期国内主产区新麦5日收购进度有所放缓。其中6月20日~25日新增收购量545万吨,6月25日~30日新增537万吨,7月1日~5日新增453万吨,7月6日~10日新增460万吨。
从近几年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看,2012~2015年同期平均收购量为3658万吨,其间最低值为2012年的2724万吨,最高值为2014年的5088万吨,当前国内主产区新麦收购进度整体较往年迟缓。今年小麦主产区虽全部启动托市,且整体启动托市收购的时间较早,但从托市收购进度来看仍较缓慢,小麦托市收购占比较高,超过30%。
据中国粮油信息网分析师杨进山表示,近期主产区质优新麦在托市收购、储备粮补库及市场化主体入市收购积极性增强等因素提振下,其市场行情呈现上涨态势。随着主产区部分区域质优粮源流通数量明显减少,持粮主体看涨心态增强导致惜售心理加重,而采购主体入市收购积极性增强,质优新麦流通市场“一减一增”使得其“卖方”市场氛围显现,麦市购销呈现“有价无市”格局。但随着质优新麦市场收购价攀升至托市收购价附近,市场主体谨慎心态增强,这也使得麦价阶段性上行动力有所减弱。
同时,杨进山坦言,近期国内玉米市场行情明显走低,这对饲用小麦市场带来冲击,饲料加工企业采购饲用小麦力度有所减弱;贸易商为降低市场经营风险,采取以销定购或者边购边销,尽快钱货两清。部分区域因质差新麦流通量依然较多,麦市购销呈现“价低有市”格局。
对于未来麦价的走势,杨进山表示,由于国内质优及质差新麦因供需格局不同,后市走势仍将呈现优质优价、劣质低价。由于储备粮轮入价格比预期高,且担心轮出价格的市场风险,部分储备企业与面粉加工企业合作,采取包轮换机制获取固定收益以规避市场风险,而面粉企业则可降低资金及仓储等成本,以建立中远期库存。